环球医药招商网

首页 > 医药资讯 > 详情

中医药科普 行走在争议中

日期:2008-10-16   来源:健康报   阅读数:432

近年来,掀起了一股出版和阅读中医药科普著作的热潮。日前在河南洛阳召开的第三届中医药科普高层论坛上,一些中医专家指出,在中医药科普书籍一派繁荣的景象中,也存在着令人担忧的问题,需要中医药界以及出版界的专家、学者加以反思和引导。

  现状:金沙并存

  山东中医药大学副教授  张效霞

  在当当网、卓越网、网易、新浪、搜狐及各大书城的图书畅销榜上,不仅不乏中医养生保健类书籍的身影,而且有的也曾一度占据状元、榜眼、探花的位置。不仅医学专业出版社使出浑身解数争相出版,而且众多的原本没有设立专门医学编辑室的出版社也纷纷以最快的反应速度加入了出版中医药科普著作的行列。

  中医药科普书籍迎合了当今“治未病”的社会潮流,满足了人们追求养生保健“求医不如求己”的心理需求

  中医讲求顺应自然、平衡协调、审机论治、三因制宜、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等基本理念,符合了时下健康发展的趋势。在现代医学日益发达的今天,可以说诊断设备越是先进,现代医学自身不能解决的问题越见增多;物理、化学、手术等足以改变人体自然状态的治疗手段越是进步,现代医学本身所造成的医源性疾病也就越为复杂。而所有这些,恰恰是注重恢复人体自然状态与功能的中医学的拿手好戏。因此,当人们一旦罹患现代医学无力救治的疾病时,往往会求助于中医,并时有起死回生之“奇迹”发生。这不仅是中医能够在当今社会中存活的基础,而且也是中医养生保健类著作能够引起社会共鸣的根本原因。

  中医在现代医学无能为力的众多疑难病症治疗和预防保健方面,有着令人瞩目的出色表现和耀眼的作为。这不仅驱使人们争相阅读中医药科普书籍,同时也是当前中医保健养生类著作成为畅销书的更为深层的社会文化因素。

  在目前大量的中医药科普作品中,普遍存在不严谨、不科学之处

  表现一:以个人经验或体验代替普遍知识,把一些尚未经过实践检验肯定的、处于试验阶段的方法,进行不恰当的宣传和推广。

  表现二:孤立地、片面地、绝对化地宣传中医理论和防病治病的手段和方法。如介绍大补元气的人参,只讲人参的种种好处,似乎有百利而无一弊。其实,任何药物都是有利有弊的,人参也不例外,若长期过量地服用就可能引起“滥用人参综合征”。附子是补阳散寒、回阳救逆之佳品,但关键在于使用是否恰当,否则,就会轻则导致中毒,重则致人死亡。

  表现三:重视中医药一方一法的普及,忽视中医药学基本思想、方法和精神的传扬。许多科普读物往往只限于将中医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用有趣的、可读性强的通俗语言加以介绍,这实际上不过是一种变相的“翻译”。

  中医药科普书籍鱼目混珠、金沙并存状况事出有因

  原因一: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出版社对书籍内容的科学性把关不严。

  原因二:既有一定写作能力,又有一定学识和经验的中医药工作者,或认为科普是“小儿科”,不是真正的“学问”而不屑为之,或因知识背景和文化修养的限制,写不出轻松活泼、深入浅出、趣味性与可读性俱强的科普作品。这就为那些非中医药专业出身、有着较高的文字驾驭能力的人士进行中医科普创作提供了空间和舞台。

  中医科普著作当然不一定非要由中医药专家来撰写,但能否把握科学性,传播科学精神,是科普作者的基本条件,否则带来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无论如何,中医药科普是让老百姓走近中医、了解中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任重而道远,我相信,在所有中医药科技工作者及广大热爱中医、相信中医的社会人士的共同努力下,中医药的独特魅力终将为世界所认可。

  验方:

  芜精难辨

  许  蕾

  中医基础知识虽然经典,但是普及很难。小中医写不出来,老中医没时间写,写得不好就全是阴阳五行、辨证论治,老百姓看不懂。老百姓总是首先接受自己能看懂、而且能用上的信息,所以简单、易****作的验方、食疗知识最受欢迎,成了老百姓心目中的中医精华的代表。畅销书里、网络上,这类信息铺天盖地,一些杂志也不能免俗。

  验方大受欢迎不是好消息

  真正的验方是前人在不断实践基础上总结的真知灼见,是极其宝贵的经验之谈,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是,现在验方形成的基础——实践已经不存在了。新的验方乏人创造,老的验方呢,千百年过去了,疾病谱改变了,还管用吗?没有人实践。一位作者曾经直言不讳应对编辑的验方组稿邀请:“不要叫我写这些东西了,我要写也只能去书上摘,而且我们在临床上根本不用这些方子。”这可能是现在验方信息泛滥却缺乏价值的根本原因。尤其现在文抄公泛滥,网络信息更不需要审查,假冒伪劣“中医专家”、“专病医院”成害,通过他们发布的验方还可信吗?这类中医知识的广泛普及能令人欢欣鼓舞吗?

  验方普及也有潜在风险

  中医治病是要辨证论治的,验方也不例外。是药三分毒,中药也有毒副作用。可是,很少有读者能牢记这两点,无论你怎样提醒强调,要读者对自己的病症进行正确的辨证论治也不可能。所以,在普及类读物上刊登中医处方、过度地宣传验方是对读者的健康与安全不负责任。引导读者自己给自己治病,即使是验方,也可能有潜在危害,不仅只可能造福少部分人,大部分人是白用、误用,而且可能带来人身伤害。

  一定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来对待验方,不要认为验方就是“洗洗脚”、“掐掐穴位”、“泡泡茶”,那可不是在普及中医知识而真是在害人了。

  不炒作的科普读物难畅销

  现在的科普书,医学保健类占了头把交椅,显示出老百姓对健康的空前关注。医学保健科普书中,中医类又占了很大部分。

  从出版的角度讲,有些书很成功,它们语言生动、贴近生活,少谈大道理,多讲验方绝招,任何人都能看懂,读得有趣,读得跃跃欲试,所以能在卓越之类的权威售书网上连续几个月占据榜首。可是从中医学的角度讲,这些书又是不严肃的,以偏赅全、绝对化、不科学的结论性语言到处可见,文学化甚至煽动性的描述是它们的文字特征,极易使读者丧失理智分析的能力。

  一本好的医学科普读物,科学性是第一的,只有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所做的文学化处理、艺术化包装,才是有意义的。可惜现在很多出版商颠倒了二者的关系,在选题之初首先考虑的是它的可炒作度——是否容易包装,是否可吸引眼球,是否可赚钱,而把对作者身份、观点的审查放到了次要位置。

  也许对医学普及来说,畅销和科学永远是一对矛盾。还是拿验方的宣传方式来讲,一种是作者和编辑以科学性的风格来做,以中立的态度介绍验方,不仅讲它的适应症,也讲它的禁忌症和毒副作用;不仅提醒读者只有部分人适合这个方子,还提醒读者使用时的注意事项。一种是以畅销书的风格来做,以情绪化的语言来渲染这些验方如何“一帖灵”、“立竿见影”,并以现身说法、患者反馈等表现手段来加强这种效果,再起上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大小标题。在书架上,肯定是后者更吸引读者的眼球,还可能造成轰动效应,给书商带来大笔进账。不过,肯定也是前者提供给读者的信息才是客观的、有真正价值的。

  想要受人追捧还是想造福他人?想要赚钱还是想传授经验?这是每一个作者和编者下笔前都要想好和把握好的。

  科普:抓“关节点”

  中国中医科学院  张瑞贤  张  卫

  长期以来,中医药科普工作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至少是没有抓住“关节点”。因此造成市场上好像中医药普及的书籍很多,而真正属于中医药科普(还不要说高水平)的书籍寥寥。

  中医学是中国人几千年智慧的结晶,它有一个特点就是非常贴近日常生活。它在人们吃喝拉撒睡等生活起居方面都有系统的养生防病知识和手段,便于理解,易于****作。在古代不仅文人懂养生防病的简单方法,连不识字的劳动人民也有自己的防治小病小灾的秘诀。

  现在书店中能看到的中医药科普书籍和期刊,大部分是面向普通群众,其特点是语言通俗易懂,实用。许多患者能从中找到相应的中医药知识,并了解自己在家如何调养,如何吃,如何睡,吃药的注意事项等;许多家庭主妇也从中找到合适的药膳书籍,以保障家庭成员得到既营养又健康的饮食;青少年通过阅读解决自己的难言之隐;老年人更可以通过阅读矫正以往的不健康生活习惯……但是这类书籍也有一个比较严重的缺陷,就是大多缺少中医药理论的介绍。因此许多人在看了这类书后,学习了中医的某些方法,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另一个问题就是由于此类书籍相对简单,粗制滥造甚至伪中医的内容也很多。

  毋庸讳言,近年来,书店中出现了不少打着中医科普旗号的伪中医书籍。这些书籍的作者有些根本不懂中医,而是借着中医的名义,采用一些哗众取宠的手段兜售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他们常具有很强的欺骗性,没有足够的中医药常识和科学精神是很难鉴别的。

  我国不像其他国家有相当数量专职的科普作家,没有科普的硕士、博士,在我国科普工作的主体还是科学家。由于中医药科普要求作者具备扎实的中医学基本功,灵活驾驭语言的能力,广博的知识储备,对现实事物敏锐的洞察能力,所以当今的中医科普作家极少。加之对科普作者没有相应的鼓励政策,多数作者“客串一把”后就回到原来的岗位上去了。一个成熟的科普作者的培养需要出版社、科普期刊和作者本人多年的努力,但这方面的人才往往难以坚持下来。由于科普队伍的不稳定,水平也难以提高。社会对中医药科普的需求与中医药科普人才的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