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医药招商网

首页 > 医药资讯 > 详情

浙江医药VE价格与股价齐涨

日期:2009-11-16   来源:医药网   阅读数:521

    位于杭州登云路上的浙江医药办公大楼比较低调,但是作为国际上的维生素E生产大户,浙江医药则成为了许多到浙江来调研的机构必定要经过的一站。
  VE是全球应用最广泛的维生素之一,也是市场销售规模最大的维生素产品之一,全球VE市场主要由Basf、DSM、浙江医药和新和成把持。而浙江医药的VE粉年产量可达到2万吨,对这家身边的隐形冠军,投资者自然是不能不格外关注的。
  2007年下半年以来,随着VE的不断提价,浙江医药盈利也随着水涨船高,2008年浙江医药全年的利润总额是11.21亿元,同比增速超过1100%,令投资者叹为观止。
  VE价格和股价的"共振"
  在不少投资者看来,VE似乎意味着整个浙江医药。但其实,除了VE,浙江医药的产品还包括维生素VH、VA等,还有抗生素药物以及制剂等,相比之下,因为VE在浙江医药的收入中占比已经超过50%,同时其毛利率高达60%以上,于是,VE的价格涨跌直接左右着浙江医药的收益,并进而左右着股价。
  对于公司股价相对VE价格的敏感性,连浙江医药董秘俞祝军都会惊讶地感叹:"投资者的反应比我们都要快。"
  VE最早一波涨价是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启动。从2007年1-6月份,我国VE出口单价每千克5.31美元,以7.6的人民币汇率折算出口价格为每千克40元左右,到2008年价格最高的时候,一度到过每千克220元,粗略统计,VE的价格涨幅在500%以上;与此同时,浙江医药的股价也从7月份的低价5.88元每股,最高涨到了29元。
  而从去年底到今年年初,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再加上有竞争者进入的预期,VE的价格受到波及,一直到5月份开始,才出现恢复性上涨,现在的报价又回到了180元每千克左右;同样,浙江
医药股价也从去年低谷的10.17元每股,到现在每股已经超过34元。
  10月底公布的三季报显示,浙江医药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9.77亿元,而单三季度的营业收入就超过12亿元,其中三季度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就在VE涨价带来的毛利率提高。
  VE停产的影响
  11月初,浙江医药下属主要生产企业新昌制药厂、绍兴袍江维生素厂进行全面停产检修,浙江医药董秘俞祝军告诉记者,预计检修的周期会在20天左右。
  VE的国际市场价格也进入了相对的高位,为何浙江医药偏偏要在行情回暖的情况下停产检修?对此,一些投资者并不是很了解,也有些人猜测,作为国内最大的VE生产厂家,是不是有意通过停产来抬价?
  对外界的疑问,浙江医药董秘俞祝军解释,每年停产设备检修是惯例,不检修坚持生产,机器出现问题反而会影响产能;"只不过,历年的停产检修一般会在七八月份下游需求的淡季,但是今年淡季不淡,就将停产检修延期到了11月。"
  "实际上,20天左右时间的检修不太会影响四季度的业绩;主要产品都有一定备货的。"俞祝军解释。
  对停产的影响,申银万国的研究报告则指出,每年的11月都是VE需求的最旺季,而作为VE生产大户,浙江医药的停产会导致VE供应紧张,可能会刺激VE价格再上涨5%左右。
  VE寡头是怎样炼成的
  "我们不会因为VE的毛利率高而进行盲目扩产,相信这两年各企业都会以维持现有产能为主。"张国钧以肯定的语气告诉记者,"我们更希望VE价格维持稳定,而不是越高越好,在定价上,也主要以跟随为主,不会主动去提价。"
  走进浙江医药,听一路亲历浙江医药成长的张国钧讲起往事,才发现今天的VE寡头,并非一夜暴富,而是一场为期近20年的长期抗衡"战役"才得来的"战果"。
  "VE生产,早在上世纪70年代,公司就开始研发试产了。"张国钧说,"一开始,我们只掌握最后一关,原料、中间体都需要进口,成本本来就高,还供应量有限;再加上VE出口价格又被打压,确实艰难,扩产更是奢望。"为了改变两头受压的困境,浙江医药董事长李春波带头研发,硬是攻下了中间体自主生产这座堡垒。
  问起这两年VE的价格出现报复性上涨的原因,张国钧解释,主要是因为之前VE最大的厂家Basf和DSM有意通过打压价格来打击市场竞争对手,"在2007年之前,VE一直处于微利状态,但是2007年以来,随着大宗商品价格上涨,Basf和DSM也通过主动提高VE售价来盈利。"
  "现在形成的相对寡头垄断格局,是这个行业近20年市场充分竞争的结果。"张国钧感叹。
  那么,在近20年的抗争中,是什么力量支持他们一如既往地看好VE前景?张国钧回答:"是浙江医药董事长李春波的坚持。"
  李春波一边坚守VE,一边技术创新,逐渐衍生VE生产的产业链,逐步降低生产成本来生存的;今天的浙江医药,一条VE生产线可以从原料到成品,完全打通,其VE产品在全球排名前三位。
  下一个增长点在哪里
  在VE的国内国际厂家已经形成相对制衡的局面之后,估计近两年也不大会再扩产;再加上VE生产的进入门槛又特别高,包括投资规模和投资周期都比较长,张国钧认为,近两年的VE价格会保持相对稳定。
  而这似乎意味着浙江医药的VE高毛利率在近两年内不会改变?浙江医药的高管们不表态。
  不过,张国钧对浙江医药的未来这样描绘:"VE这几年涨得好,为浙江医药的发展提供了宽裕的现金流环境;但是企业并不依赖VE,我们真正的发展是依靠创新和研制更多的核心药,VE只会是众多产品中的一个。"
  从对VE技术孜孜不倦的攻克中,我们可以看到浙江医药对研发的坚持。
  "我们有3个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一个国家技术发明奖,有2个研发基地,去年底又获得了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孵化基地,而且每年的研发投入占比当年营销收入的3%左右。"谈起浙江医药的研发实力,张国钧是一脸自豪。
  那么,浙江
医药的下一个"VE"在哪里?是市场逐渐回暖的VH?还是已经获得国际大单的盐酸万古霉素?还是已经进入临床实验的"甲磺酸普奎替尼"?还是每年增长的制剂药物包括来立信、来可信等?
  张国钧笑笑:"有一点是确定的,浙江医药会集中精力坚持医药这个主业,其它与医药产业无关的投资会收缩,即使要投资,也只会选择安全而且与医药产业有关的投资。"
  与产业相关的投资中,浙江医药参股仙琚药业的投资也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作为仙琚药业的发起人股东之一,浙江医药总共持有2304万股,持股比例为9%,而已经过会的仙琚药业,一旦挂牌上市,其溢价也将为浙江医药带来一笔不菲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