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医药招商网

首页 > 医药资讯 > 详情

发改委欲解降价死怪圈 称将保证企业利润

日期:2013-01-09   来源:   阅读数:485


    药价虽多次调整,为何仍居高不下?为何药品一降价,就很快在市场上消失?

    国家发展改革委宣布,自2月1日起调整呼吸、专科特殊用药和解热镇痛等药品的最高零售限价,平均降幅15%,高价药品平均降幅20%。

    药品降价本应深受百姓欢迎,但过去有些药品一降价很快在市场上消失,被戏称为“降价死”,此次减价依然引得不少患者担忧。同时,也有人说,药价虽多次下调,但为何药价仍居高不下。

    就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医药价格处处长宋大才表示,药品降价缺货现象只是针对个别企业的个别品种,临时性的供应下降会在短期内恢复供应。他坦承,文件生效后可能会出现这种状况,但只是临时的。同时有专家表示,造成药品“降价死”的重要原因还有招标采购政策不完善以及配送不及时,今后需进一步完善药品招标采购政策。

    对药价仍居高不下问题,宋大才表示,前后我们共进行了3次的药品调价,分别为2001年至2003年,2006年至2007年,和从2011年开始的本轮药品价格调整。但具体到某种药品来说,最多的只调整过三次,有些可能未调价,所以有些人感觉不明显。

    近年来,发改委等部门也不断加大对医疗机的监督检查,要求对调整价格后药品销售数量产生明显变化的,会同有关部门及时进行调整,发现存在违法行为的,及时予以纠正。

    宋大才说,此次调价考虑了补偿企业生产成本,将保证企业合理利润。保证药品可以持的供应,是药品调价的基本初衷。另外,此次药价调整也注重加强了对低价药品的价格扶持,对临床短缺的低价药品,在开展成本价格调查、专家评审和广泛听取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适当提高了价格,以鼓励低价药的生产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