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医药招商网

首页 > 医药资讯 > 详情

你吃对药了吗

日期:2011-02-26   来源:长春晚报   阅读数:300

    你吃对药了吗

  近日,“尼美舒利”儿童退烧药疑致“数千例不良反应事件,数起死亡事件”,被称为“夺命退烧药”。对此,卫生部专家表示可能不是药品本身的问题,而是不合理使用导致的。事实上,专家的话只说对一半,退烧药在中国被滥用(也就是专家所说的不合理使用)是存在的,欧盟已于2007年禁止12岁以下儿童使用尼美舒利,美国则未批准尼美舒利上市。尼美舒利之所以在中国能成为广泛的儿童退烧药,背后折射出的是中西方用药观念的差异。

  正在消失的“廉价药”

  宝塔糖 这种专门用于驱除蛔虫的药剂是从菊科植物蛔蒿中提取的。一开始为片剂,后来为了让小孩愉快服药,加入一定比例的食糖后,制造为淡黄色、粉红色圆锥体的宝塔形状。

  新斯的明注射液 一种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救命药。这种药品当时的零售价格是每支0.63元,很多医生都把这种药称为治疗重症肌无力和抢救垂危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经典药”。曾经有病人家属跪在医生面前,请求医生给她的孩子一针这样的救命药,但医生却无能为力。

  更生霉素 主要用于肾母细胞瘤、睾丸肿瘤及横纹肌瘤。对霍奇金氏病、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及恶性淋巴瘤有一定疗效。

  地高辛片剂 可增加心肌收缩力和速度,增加心室敏感性。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上性心动过速;减慢心率和部分恢复窦性心率。

  颠茄片 有解除胃肠道痉挛、抑制胃酸分泌作用。用于胃肠道平滑肌痉挛及溃疡病的辅助治疗。

  必可酮 用于哮喘的治疗和预防。用于支气管哮喘,包括感染性哮喘、过敏性哮喘及依赖激素治疗的哮喘病人。

  磺胺嘧啶钠注射液 主要用于敏感脑膜炎奈瑟菌所致的脑膜炎患者的治疗。

  青霉素对感染性疾病是有效、安全的药物,但现在医生常把头孢拉啶作为首选,两者价格相差极大;国产破伤风针只要1元钱左右,而医院里都是99元的进口药;只要2.5元的洗肠药蓖麻油缺货,患者只能采取价格超过100元/次且更痛苦的洗肠方式。

  来源《重庆日报》

  国外:小病少开药

  自由撰稿人西楠常年生活在英国,她说:“我在英国居住了不短的时间,这里的免费医疗我也间接或直接地接触过几次,刚开始时,实在很难适应这里的就医文化。”

  一次,西楠发高烧想看医生,先给医院打电话预约,结果医院一下将时间约在三天后,当天根本无法就诊。三天后,西楠踩着点儿去医院,医生随便看了看便称没有大碍,什么药也不开,只说叫我回家多喝水,多休息,躺在床上用被子捂捂,出点儿汗就好了。“我简直欲哭无泪,这不和我们中国人的土办法一个套路么?早知如此,我何必费尽周折地去医院?自己就可以给自己看病了。”西楠无奈地说。

  后来,西楠又无数次从不同人的口中听说,他们在英国的就医命运也与她大同小异。比如西楠的一位同事,某日因为吃坏了肚子,狂吐不止,“奄奄一息”地跑到医院,结果人家医生也不给开药,说让她多喝水,多吐几次,把胃吐干净了就好了,临了还加上一句:以后这种小病没必要上医院来看。

  “以上所述既可当笑谈,又是千真万确的真实经历。几次过后,我长了心眼儿,从此每每回国度假,都尽量多带些应急的药品回英国。小病自己治,尽量不给自己找麻烦。因为在这边,想叫医生给你开点儿速效药实在太难,但若没有医生的处方,在药店里也只能买到些不痛不痒的跟糖果差不多的药品。”西楠表示。

  由于被英国医院伤害了感情,西楠一度非常有正义感地扮演起了怨妇的角色,遇到新来英国的朋友就要传授一番经验,顺便添油加醋地呵斥医院几句。

  后来有一天,被西楠“教化”的对象是位医疗通兼英国通,待她滔滔不绝地泄愤过后,人家才气定神闲地反问西楠:“医药分离,何错之有?”英国医院完全仰仗政府税收维持运转,因此没有“以药养医”之说,所以它没有动力、也没有必要给你开什么大处方。给老百姓省钱了,你还有怨气?

  西楠被问得面红耳赤。想想确实这里的医院除了免费提供应急药品以外,医院根本不卖药,即使医生开了方子,病人也得拿着方子上外面的药店购买统一定价的药品,一般花个几英镑就可以搞定了。

  此人给西楠讲起一次他上英国中医馆就诊的奇遇,那传说中的老中医一面给他号脉,一面打探他在哪里高就,得知他收入不菲后,竟开出了个高达四百多英镑的方子。此人问西楠:“这医生是敢开药呢,你敢去看吗?”

  那次之后,西楠再也不当怨妇了,不知不觉中,竟似乎也将英国的免费医疗视为了一件值得骄傲的事儿:医生没兴趣通过开大处方为自己牟利,因为医药分离。“要说唯一的美中不足,可能只有因垄断与缺乏竞争造成的效率低下与服务态度不佳。”

  国内:小病也要大把吃药

  都说“是药三分毒”,要找到没有一点毒副作用的药物,几乎不可能。有人建议,孩子发热别自己吃药,要及时上医院。这是很好的建议,但只是个理想。因为,到了医院,需要排队花钱不说,还可能要面对一大堆化验检查,而且医院里用的药可能更猛。

  《新京报》的一篇评论说:“假如,还能做个调查,除了‘输液大国’,估计我们还得戴上一个帽子――‘滥用退热药大国!’”本来,按照一般医疗原则,体温在38.5℃以下,不需医疗处理,多喝些水,用温水擦身就可以了。因为发烧本身可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但在很多时候,仅仅是38℃的体温,甚至是37.5℃的体温,一些医生就把退热药用上了,医院尚且如此,普通民众怎么可能不滥用退热药?

  这几年,医院都在搞科研,抓效益。可是,如何教给民众最基本的医疗知识,少人问津。如今,很多人了解的基本医疗知识就是小病不能拖,有了症状要及时就医处理。

  正是在这样一种简单思维的作用下,有了点头疼脑热的症状,就紧张得不得了,以为把症状赶紧控制住了很重要。加之到医院,常常也得不到什么解释,得到的也不过是吃药甚至输液。既然如此,自己买些药吃,先把症状控制住自然成为很多人的第一选择。

  “夺命退热药”出现以后,有人质疑 “尼美舒利”在欧美早就不被推荐用于儿童了,为什么我们还在用?其实这样的质疑还不够,因为在欧美,除了尼美舒利,所有的退热药都同样不轻易推荐给孩子使用,但我们有多少孩子,在发热的时候没有使用退热药?

  所以,关注“夺命退热药”绝不应该仅仅把目光定格在“尼美舒利”上,我们究竟有多少药物在滥用,滥用到什么程度,究竟还要出现多少药物悲剧,才能在制止滥用药物方面有所作为?

  在药物安全性上,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和国际接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