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医药招商网

首页 > 医药资讯 > 详情

艾滋病患者有望功能性治愈

日期:2013-11-27   来源:今日早报   阅读数:935


    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旨在唤起大家对艾滋病的关注。因为迄今为止,艾滋病还是一个无法治愈的疾病,不少人对该病深感恐惧。

  昨天,记者从浙大一院了解到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我省将启动艾滋病功能性治愈的国家级课题研究,不久的将来,艾滋病患者有望摆脱终身服药的困扰,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美国曾数次传出功能性治愈患者的消息

   “艾滋病功能性治愈”这个提法,最先出现于2007年的美国,跟42岁的美国人蒂莫西•布朗——一个同时患有艾滋病和白血病的患者有关。

  当时布朗的状态非常不好,病情正在恶化,几乎到了死亡边缘。他找到了胡特医生,一名肿瘤病和血液病方面的专家。胡特决定给布朗进行骨髓移植先治疗白血病。

  经过3年多的临床观察,移植不仅治愈了布朗的白血病,同时奇迹般地治愈了艾滋病。布朗现象为艾滋病治疗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他也成为了世界上首例艾滋病功能性治愈者,之后科学家们通过细胞移植或基因疗法进行研究,试图开辟艾滋病治疗的新途径。

  2012年3月3日,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儿童中心、密西西比大学医学中心和麻省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第20届逆转录病毒和机会性感染大会上报告说,他们首次实现了对一名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婴儿的功能性治愈。这名婴儿的母亲是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他出生30小时后,医生便对其实施了抗逆转录病毒联合治疗。

  一系列测试表明,婴儿血液中的病毒在逐步减少,在他出生29天之后,病毒已无法检测到。治疗一直持续到该婴儿18个月大时停止。10 个月后,对婴儿的多次标准血液检测均未发现艾滋病病毒。HIV特异性抗体这一标准的HIV感染诊断指标也始终为阴性。这次事件为婴儿艾滋病的研究开启了另一扇大门。

  我国已于去年启动基础研究

  美国报道的这两个事件,特别是去年美国这名婴儿的病情,让全球艾滋病患者振奋。因为和骨髓移植这样的治疗方法比起来,抗逆转录病毒联合治疗更让人觉得物美价廉。

  不过,消息虽好,都是墙外开花,美国的技术对国内的患者来说还很遥远。

   “不远了,去年由广州中山大学牵头,北京、广州和浙江三家医院为主,联合了国内多个医院,一起开展了艾滋病功能性治愈的基础研究。”昨天,浙大一院国家传染病诊治重点实验室朱彪主任医师说,浙大一院也是课题组成员之一。

  这个基础研究的主要问题,就是从患者体内筛选出具有非常强战斗力的淋巴细胞,通过体外加强培养的方式,让这些细胞具备超强的与艾滋病病毒战斗的能力,再重新输回体内,帮助人体和艾滋病病毒进行战斗。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是人体内对抗病毒的主要细胞,我们选择的淋巴细胞类似于重点班里挑出尖子生,将这些尖子生进行强化培训后,再去承担最艰巨的任务。”朱主任说。

  目前,基础研究已经接近完成。从2014年1月开始,朱主任的团队,将启动国家“十二五”重大专项——“艾滋病功能性治愈的临床治疗方案研究”,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综合药物强化干预治疗,帮助艾滋病患者摆脱终身服药的困扰,最终达到功能性治愈的目的。

  为什么叫功能性治愈?朱主任说,这是因为通过这些手法仍无法将人体内所有艾滋病病毒都清理掉,但可以完全控制住,而且不用再像现在的感染者那样终身吃药。

  目前,我省已有多名艾滋病志愿者加入该课题,希望不久的将来能等到好消息。

  艾滋病患者记得控制两个指标

  虽然距离好消息真正实现还有一段时间,不过朱主任给艾滋病患者两个建议,即控制好病毒载量和CD4细胞两个指标。

  目前,该课题选定的自愿者都是病毒载量小于50个拷贝、CD4细胞恢复达到350以上的艾滋病患者,这些患者将成为首批被功能性治愈的目标人群。这也意味着,该治疗方案一旦成功,将首先帮助符合这两个指标的感染者,而其余不符合这两个指标的感染者,还需要再等待一段时间。

   “我们相信,功能性治愈将从仅仅能治愈个别特殊患者开始,发展为能造福所有患者,这也是我们最终的目标。”朱主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