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医药招商网

首页 > 医药资讯 > 详情

药企,品牌虽好,可惜却与你无关

日期:2020-06-03   来源:营销领航   阅读数:495

4大认知误区,让品牌蒙尘


误区1:没有品牌,也可以发展

中国医药行业的主导者和所有者,绝大多数人都是靠实干起家,通过“缺医少药”导致的医药风口赚到人生第一桶金,根本没有品牌的影子,却也实现了发展,所以,他们认为:别跟我谈品牌,我就没做,但照样成功了!请注意:猪在风口上都会飞起来,何况你还是个人,仅此而已!满地黄金的时候,会弯腰就行;现在地上没有了黄金,需要去挖,于是医药行业的品牌时代不可避免的到来了!

误区2:没有销量,要品牌何用

事实上,品牌建设确实有促进销量提升的作用和功能,但是绝对不是建设品牌的原动力,而是企业长线发展的内生需求,可惜功利的药企老板只把眼光瞄准了销量的提升,既不科学,也不厚道,因为:企业到了一定的规模,没有好的品牌,会被社会和患者仇富,如果你不能通过品牌证明你和他们是在一起的,那么社会和患者抛弃你的时候,那简直是“一转身就是一生”!

误区3:有资本在,品牌太啰嗦

有人会说,张老师,我没有你想的那么高大上,我不想做品牌,我只想赚点钱,改善生活和给家族一个美好的未来,通过资本运作就可以满足这一点了,我何必去苦哈哈的做品牌?你的想法没有错,错就错在你以为只是你这么想的,大家都是这么想的,那么问题来了:没有品牌的支撑,你的资本运作就等同于高楼建在沙滩上,纸上富贵,来去都会很快,不信,你就坐坐资本过山车吧!

误区4:更强团队,品牌靠边站

还有人说,张老师,我也知道品牌重要,但是品牌太难控制了,我还是喜欢用孙子兵法和职场厚黑学去控制人比较牢靠一点。只要我有了自带流量和资源的销售团队,关键个体能力很强,什么事情都会变得简单。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可是你放眼看去,武装到牙齿的高逼格CSO或者药企营销团队,哪一个不是搞得企业一地鸡毛!什么原因?没有品牌,团队再强也没用。

5大运营难度,让品牌含冤

难度1:太专业

什么不专业呢?大部分都是会了不难难了不会。笔者的观点是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好销售的。就连销售尚且如此,何况不为人问津的品牌呢?那确实是专业!品牌的3要素、6维度、5价值、4体系、2大模块、7条路径、10种策略,这还不算品牌背后是文化的成分。

难度2:太务虚

是的,与销售数据和具体的人员相比而言,品牌就显得相对较虚,但事实上它一点都不虚,它有组合自身的逻辑、结构、体系和模式,如同营销一样客观的存在,可是企业决策者不懂品牌,总觉得不好掌控,超出自己的认知范围,总以虚伪借口,推却品牌打造。

难度3:太烧钱

还是老观点,营销不烧钱吗?一样的!从出厂价到零售价价差在6-10倍,尽管卖出了天价,可惜还是钱不够分。但是从紧张的费用里挤出一部分用语品牌建设就受不了了?就喊着烧钱!事实上,品牌建设更多的是一种承诺、态度、理念的长期传播和灌输,烧钱传播只是间歇性行为。

难度4:太标准

没错,这是真的!从VI、BI、MI到AI全部标准化,而且就连怎么使用都有严格的规定,大家惊艳于全国警察局的统一识别额,但是谁又会在意这就算是品牌识别的案例呢?尤其不爱守规矩是员工和民众的特征,太标准了就显得没有人情味和过于迂腐,最后只能是面目全非。

难度5:太长久

没错,这也是真的!请问什么又不是长久的呢?总是喜欢放大自己的现实能力,而忽略自己的长远能力,这是共性。你的销售从0到1个亿走了多久?有的药企走了一代人都没有走出来!哪些当年在你看来不务正业的品牌运营药企现如今早已一骑绝尘,你还在坚持什么呢?

品牌的6步法,让品牌闪光

第1步:品牌调研

调研,就是要搞清楚品牌的现实情况:品牌的环境、品牌的竞争格局,什么地位,处于什么阶段,从哪里出发,要到哪里去。在这些大数据的基础上,看清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第2步:品牌规划

有了调研的认知再结合自身的情况,制定出品牌的目标,选择好品牌的基调,确定好品牌的路径,框定好品牌发展的周期与节奏,从而制定出详细的品牌打造计划和实施目标。

第3步:品牌演绎

确定好品牌的整体规划之后,接下来就是要讲好品牌的故事,通过品牌故事给品牌赋予丰富的联想,有了品牌联想才逐步形成品牌认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品牌的形象,直到沉淀出品牌忠诚度和满意度。

第4步:品牌传播

有了准确的定位和独特的主张和承诺之后,就是要对品牌进行适度的传播,影响更多的人从不知道到知道、从知道到了解、从了解到产生欲望,进而达成购买和重复消费,既有品牌形象的需要,又有促进销售的需要。

第5步:品牌实施

品牌的实施主要包括品牌设计的实施、品牌传播的实施和品牌运营的实施三大方面,其中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论证的关系,一销售实施为主线,形成强大的企业品牌攻势。

第6步:品牌提升

品牌提升主要包括品牌设计的升级与更新和品牌运营的提升,一个是品牌发展和竞争的需要,另一个是企业品牌和销售发展的内生式需要,前者因为文化发展,后者因为销售破局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