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医药招商网

首页 > 医药资讯 > 详情

现榨饮料 缤纷迷局待破解

日期:2010-08-26   来源:   阅读数:348

不含果汁的“现榨果汁”充斥街头,国家确有必要从制度上规范现榨饮料的制售   
        



    暑假前的一天下午5时30分,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某中学附近的现榨果汁店被刚刚放学的同学们包围着。图为同学们正在排队购买“现榨果汁”。 
    
    编者按: 
    
    为进一步了解目前我国餐饮行业食品安全情况,分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不安全饮食习惯,按照国家局日前在全国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深入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集中整顿”的要求,我们从本期起开辟《关注身边的餐饮食品安全系列报道》栏目。该栏目将以全新视角,紧密围绕国家局近期出台的餐饮食品安全监管政策,调查暗访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如现榨果汁,一次性筷子、餐具、餐盒,夜市大排档等餐饮环节食品问题,通过深入调查和客观理性分析,找出目前我国餐饮服务环节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及其症结,并邀请相关专家、学者、监管人士从不同视角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而确保百姓饮食安全。欢迎广大读者提供新闻线索并赐稿。 
    
    镜头扫描: 
    
    不含水果的“现榨果汁” 
    
    商家自曝: 
    
    “希望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管一管街边小店销售的现榨饮料,否则早晚得把我家孩子喝出问题!”在广州打工的孙齐莲女士每天都在为孩子的身体健康担忧。放暑假从浙江来广州玩的儿子,天天嚷着要喝街边5元钱1杯的现榨饮料,孙齐莲在给儿子购买现榨饮料时发现,在制售现榨饮料的商铺里难以寻觅到水果的影子,柜台里摆设的也只是一堆花花绿绿的罐子。 
    
    像孙齐莲这样担忧孩子喝街边小店制售饮料影响身体健康的父母还有很多,其实有许多爱喝街边现榨饮料的消费者根本搞不清楚何为“现榨”饮料,何为用食品添加剂勾兑的饮料。 
    
    
    
    镜头扫描: 
    
    不含水果的“现榨果汁” 
    
    
    
    炎炎夏日,现榨饮料成为街头时尚饮品,漫步在广州市街头,随处可见“新鲜果汁”、“果汁奶茶”、“新鲜谷物饮料”等消暑饮品小店,这些面积不足10平方米的小店以果蔬、谷物为噱头,在广州市天河城等繁华地段颇受年轻时尚消费人群青睐,各种中文、英文和搞怪名字的现榨饮料十分走俏。 
    
    一边是手握钞票,正在现榨饮料小店门口排着队的小学生;一边是忙碌的摊主正在紧张地勾兑各式口味的“水果饮料”。 
    
    “我要苹果口味的”“我要草莓口味的”“我要美洲红提口味的”…… 
    
    可是笔者在现榨饮料店门口看到,几平方米的小店里根本找不到水果影子,呈现在笔者眼前的是摆在小店窗口的塑料水果道具。  
    
    与现榨果汁饮料相比,所谓现榨谷物饮料的小店却呈现出另一番景象:在研磨完谷物之后,服务员除了添加水之外,还加入各种不同颜色粉末状的东西。当消费者好奇地询问店主时,对方声称是加点白糖和营养品,让谷物饮料更具有口感、富有营养。据笔者观察发现,这些“营养品”的外包装非常简陋,不但没有QS标志,而且也没有生产日期和地址。 
    
    商家自曝: 
    
    不喝自己勾兑的饮料 
    
    在广州市荔湾区南岸牌坊内,现榨饮料商家常年在这里“驻扎”,这些小店清一色地使用同一种勾兑方法:很少加入真正新鲜的水果或者谷物,只有当消费者强烈要求时,店主才同意加一点西瓜、苹果等水果。不少消费者感叹道:这种所谓“水果饮料”,不是在水果浓缩液体里掺点水,就是在水里加点水果粒,无论采用怎样的制作方法,这杯400毫升饮料的主要成分是各式各样的添加剂混合液。 
    
    一边叫嚷着向路人兜售现榨饮料,一边却不让自家人喝自己勾兑的饮料。广州市南岸路附近的现榨饮料商家表示,自己宁愿掏钱去超市购买饮料、水果,也不会喝自己勾兑的所谓“现榨果汁饮料”。而在笔者询问其原因时,广州市天河区都乐饮料店店主许先生直言,“这些都是卖给外来工和小学生的”。 
    
    据专营各类食品添加剂的广州市齐发商行经理罗齐发透露,他常年给广州市各类饮料店供货,各种口味的果酱、浓缩果汁应有尽有。罗齐发说:“由于价格低廉,我和这些小摊主都不喝浓缩果汁、谷物饮料。因为这些东西都是用化学玩意儿勾兑的,远不如喝白开水安全、卫生、解渴!” 
    
    专家建议: 
    
    少年儿童慎饮“现榨饮料” 
    
    色素等食品添加剂被滥用,使消费者“谈添加剂色变”。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柳春红表示,食品添加剂已经进入饮料、乳品、肉类食品等所有食品加工领域,目前几乎所有的食品均使用了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销售,直接推动了食品加工行业的发展。出现那么多被称为有“毒”的食品,主要是由于食品从业人员滥用添加剂。  
    
    正规食品加工企业在往食品中加入添加剂时都需要用天平或者其他衡器,按照国家规定标准进行添加。但一些中小企业或者个体作坊在制作食品时,为了使食品看上去色泽鲜艳、外观靓丽,干脆凭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随意往食品(饮料)里面倒添加剂,食品生产企业超剂量使用添加剂是常有的事。 
    
    还有不少食品从业人员为了降低经营成本,使用人工合成品冒充天然品,用工业级添加剂冒充食品级添加剂,有的添加剂甚至是“三无”产品。  
    
    柳春红建议,少年儿童尽量不要饮用街头小店勾兑的“现榨饮料”。由于儿童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肝脏的解毒功能和肾脏的排泄功能比较脆弱,过多饮用这种“现榨饮料”会消耗人体内的解毒物质并干扰正常的代谢功能,甚至导致腹泻、腹胀和营养不良等,摄入过多还会引起哮喘、神经性头痛等过敏症。 
    
    监管部门: 
    
    加强管理  规范现榨饮料市场 
    
    今年7月底,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起草了《餐饮服务单位现榨饮料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根据《办法》规定,现榨饮料不得使用非食品原料,不得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得使用回收的食品作原料,采用浓浆、浓缩汁、果蔬粉调配的饮料不得叫现榨饮料。 
    
    该《办法》一经征求意见,就有现榨饮料经营者提出异议,认为如果不能在饮料中加添加剂,或者强制要求现榨饮料必须在两小时内售出,这反而不利于饮料的保存、保鲜。“适量添加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无害,不应把所有现榨饮料一棒子打死!”罗齐发说,现榨饮料也应该引入QS认证,以方便消费者和监管部门识别、监督。 
    
    柳春红则认为,该《办法》从源头、制度上规范了现榨饮料的制售,其中不准使用添加剂等规定具有十分重要的警示意义,切断了某些商家打擦边球的念头。柳春红说:“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办法》初衷是好的,不过还要看监管部门的执行与落实情况,尤其是在市场监管方面,如果好的政策得不到有效落实的话,那也很难改变现榨饮料市场的尴尬局面。” 
    
    广东正维律师事务所刘国华律师认为,解决现榨饮料的“顽疾”,不可能也不应该指望某一个政策,而应该从全方位通盘进行考虑。“在目前食品添加剂市场较为混乱的情况下,国家拟出台这样的政策,传递了政府对现榨饮料监管的决心,这本身就是一个信号、一种进步。”刘国华说。 
    
    如何区别现榨果汁、勾兑果汁 
    
    小贴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