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医药招商网

首页 > 医药资讯 > 详情

叫板外企 本土医药企业龙头在哪

日期:2009-08-03   来源:   阅读数:403

   在浦东张江,包括出租车司机在内的普通人都知道,这里有许多“做药的大公司”。可是,如果让他们说说具体名称,恐怕报出来的还是“罗氏”、“诺华”等跨国大公司;至于中国自己的制药公司,一般只知道“有很多”,却很难报出一个印象深刻的。这样的情况从张江放大至整个上海,也基本成立。
  普通市民感性的认识,和宏观数据间有着强烈的一致性。最新数据显示,全市纳入统计的生物医药生产企业有410家,但产值超10亿元的仅有6家,其中外资企业占了4家。相比之下国内企业数量多、“大户”少,缺乏成熟的产业“生态链”,自然没有和外企争市场的底气。要构建产业链,培育龙头企业是前提,那么本土龙头到底如何培养?
  大企业应告别“精细化工”
  2008年的数据显示,上海生物医药产业中,制造业总产值437.3亿元,医药商业销售收入为547.3亿元。粗看上去是不小的规模,但有业内人士不无忧虑地指出,这些产值中,真正依托高科技的少之又少。
  本市有几家冠以“医药”名字的国资企业,可能产值可观,但主要依托于单纯的制造和销售。“有的企业做药如同在做"精细化工",不仅难有原创性发现,也不会去考虑吸纳别人的创新成果,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级。”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海波一语中的。
  其实近几年在上海频频发生“墙内开花墙外香”,创新成果花落他家的例子,也和本土龙头企业的缺位不无关系。
  龙头企业对于整个产业链的成熟非常重要。有了它,资源可以整合、渠道可以拓宽,原本零星分布的小企业也会自然而然围绕着它集中起来。不过前提是,大企业自身得有技术革新的热情。
  在市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日前完成的一份报告中,不少委员建议,对于具有“龙头潜质”的国资药企,可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不再用投资回报率等指标考核管理者,而是用合同约定分配奖励方式,鼓励其放开手脚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
  小企业要甘于卖成果
  龙头企业不可能凭空孤立出现,它们和众多小企业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上海有部分这样的小公司,在成立之初信誓旦旦要做某个新药,不久启动资金告罄,又缺乏可周转余地,于是处于休克状态。现象背后,也折射出部分小企业对于产业发展认识的误区。
  其实,任何企业做新药都是一场高风险的博弈,小企业做新药难上加难,但最新的灵感往往又诞生于小公司。所以对小企业来说,要放弃家庭手工作坊式的观念,从产业大环境中寻求合适自己的发展机会,然后决定哪些新发现必须自己坚持做下去,哪些可以转让他人,直接换取经济收益。这样既有利于支持自己的新研究,客观上也为壮大龙头企业、促进产业发展贡献了力量。上海医药(600849)工业信息研究院信息中心项目总监芮伟说,千万不要想着“这孩子是自己的,一定要自己养大”,这是非常不明智的想法。
  复旦张江公司可谓这方面的高手。上世纪90年代末,公司成功研究出当时热门的“重组人tPA”基因工程药物,拿到临床批文后转让他人,换来1500万元转让收益和每年5%的销售额提成;此后又陆陆续续向国内外制药公司成功转让了七八个项目,合同金额超过3亿元。这也是公司十多年来能不断拿出新成果的“底气”之一。
  培育“友好型”产业环境
  龙头企业的形成离不开企业之间的技术转移、资产重组。从国际制药界看,像英国葛兰素威廉和史克必成合并为业界“航母”———葛兰素史克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至于新生小公司将创新成果卖给大公司这种“双赢模式”,更比比皆是。如此方能形成一个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友好型”“生态环境”。
  专家建议,在本市初步形成浦东张江、徐汇枫林等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的基础上,应充分发挥市区两级政府的积极性,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各具特色的生物医药产业布局。鼓励各类生物医药相关企业向这些基地集聚,有条件的区县可适当给予资金、土地、人才方面的支持。同时进一步培育技术中介和服务市场,使技术和资本的“无障碍”流动成为可能。政府可出台鼓励企业并购重组的政策,把有一定规模的大企业进一步做强,使其达到规模经济。帮助龙头企业将最优产品实现专业化、大规模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