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医药招商网

首页 > 医药资讯 > 详情

比两票制更狠!它让药企没货卖

日期:2017-11-22   来源:赛柏蓝   阅读数:580

最近,药厂的哥们,可能都被两票制给逼疯了,都在思考打听着下一步将怎么办?于是我们就像一只猎狗,猛追前方的野兔,而全然忘记,我们身后正跑来一只凶猛的老虎,它就是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

可是,但凡了解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的人,绝对不这样认为!

他们觉得这是在上一个阶段没有参与到药品生产制造过程当中,没有分享到近20年药品制造盛宴的人的一次机会。问题就在这里,我们所说的老虎,不是其他人的老虎,正是药品制造业的老虎。

大家不要觉得我在耸人听闻。你觉得两票制影响大?那是当前影响大,因为两票制可能会使你暂时没钱赚。可是,相比未来三五年过后,上市许可人,让你没货卖,结果可能还好一些。

▍上市许可制度怎么样让我们没货卖?

我们先来看一下出台上市许可人制度的目的。

许可人制度发布当天,新华社就指出了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有利于药品研发机构和科研人员创制新药,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产业集中度,避免重复投资和建设”。

国家有心了啊,试想,一个药品科研政策,怎么事关产业结构调整呢?又怎么让你没货卖的呢?试看:

医药工业的产业结构调整让你没货卖

我国的医药工业,从产业结构上来看,与其他传统制造业相比,看起来是有点高大上,但实质上没有太大的区别。同样的是“低水平,高重复”,这是外行不知道,内行总知道。

那如果调整的话,怎么调呢。

很显然,我们反过来看就行了。国家期望的是一个“高水平,低重复”的新产业格局。这可能就有点让我们伤脑筋了,既然要高水平、低重复,那些目前处于低水平高重复的企业,未来将何去何从?万一你处在低水平、高重复里,被调整掉了,不就没货卖了吗?

医药流通业跨界“打劫”,让你没货卖

就当前来说,医药流通行业在两票制、营改增压力下也有点手忙脚乱。目前大家只顾得上以各种方式与地方配送企业形成新的组合。有参股的,有控股的,也有表面控股,暗地里有抽屉协议的。总而言之,就是为了适应各地关于两票制的要求,获得一个更加广泛的配送权,防止在本轮改革中掉队。

然而,有时候忙乱就会产生盲目。

你想过没有,有没有一种可能,在上市许可人制度的大背景下,药品流通业跨界打劫,抢制造业的饭碗呢?我想这是一个危险的问题,聪明的药企老板如果还没被吓出一身冷汗,说明你还没有做好未来的战略设计。

我们知道,药品研发企业和研发人员是可以作为上市许可人的。研发企业可不可以被并购?研发人员可不可以被吸收?药品研发企业都是轻资产公司,对于那些已经布局全国五大流通企业来说。你既然可以用几个亿收购一家流通企业,难道不能用几个亿去收购一家研发公司吗?从能力上来说,完全没有问题。

那么从意愿的角度呢?

过去一个大型医药集团,要想做到经营和生产两头吃,必须在两端做重资产配置,而现在试点政策给了他们机会。

以后,只要把少量的收购资金投到研发企业上,就可以堵住优秀的产品资源向工业流动的通路,结合他们已经铺就的营销网络和谙熟的营销套路,将积累起无与伦比的优势。

大家试想,在不花很大代价,就能够多吃一口的情况下,不要说大型流通企业,就是一般的中型流通企业,也会有觊觎之心。因此,流通业一旦趁此觉醒,努力控制各种研发资源,你还能有那么多新产品可以卖吗?

研发公司“截胡”,让你没产品卖

上个月我接触了一家研发公司的老总。他来找我们谈,说他有一大批已经拿到临床批件的产品。需要我们给它配置生产、销售环节的资源。未来不再走简单出让产品研发成果的路,他要做上市许可人。

大家想想多么可怕!过去研发公司的研发成果,只能向工业转让,否则没地方去。这样,工业哪怕再小再差,投点儿钱都能买到一些相应的产品。赶巧了,还可以弄一两个大产品。

现在呢?研发公司有好产品,不准备卖了。要把赢利模式从一次性赢利转向长期收益了。你要拿也是那些垃圾产品。那么假如你现在的产品结构不够优秀或相对落后。未来你的日子将变得更加的艰难,这就是促进产业集中。

如果说流通业逼你那叫跨界打劫;而研发公司逼你,则可以叫做截胡。

综上看来,上市许可人制度,对医药工业及医药流通格局的影响,不比两票制对我们的影响更轻。未来,医药工业领域里,企业将只有两种属性:一种是创新型企业,而另一种是代工型企业。

新的思考模型下,医药工业该怎么办呢?尤其是那些小、中型医药工业,更应该早一点考虑,该何去何从?在这里我也提上几点建议:

首先,难的是小型医药工业。你是小型医药工业吗?有多小?一年销售一个亿以下。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算你一年有2000万的利润。能侥幸做一个产品的一致性评价,当好你的上市许可人。然后抱残守缺,利用这一两个产品和相关的产业政策,重新积累自己的优势,且行且看。

如果你的年利润低于1000万,更好解决。鸣锣收兵,为产业集中做点贡献。

其次,难的是中型企业。有这么几种结构类型,分别对应不同的处理方案。

第一种,有几个亿的销售和一些利润,但这些销售和利润是由三两个产品带来的。对于这样的企业,只有一条路。全力以赴做一致性评价,然后再成为上市许可人。不用再关注硬件投资,背着背包就可以走天下,去找那些,能给你代工的企业生产去。

第二种,有几个亿的销售,也有一些利润,但利润和销售的构成非常的复杂,产品非常多。那就拿你的利润去做一两个产品的一致性评价。一方面成为上市许可人,另一方面准备成为代加工工厂。

第三种,产品非常多,毫无特色,企业盈利也不佳,没钱投入到研发,即俗称的大普药生产厂家,怎么办呢?说实话不太好办。

努力维持一下,重视生产管理能力和质量管理能力的建设。按照上市许可人受托方的要求,打造自己的基础条件,尽快组织一个代工产品拓展部,尽早地了解相关的代工信息。或许那些高端产品,落户你家的时候,给你产生的加工费,比你自己生产老产品赚钱还要多一点。这样,如果能保全自己也不错了。

因此,在药品制造能力总体过剩的大环境下,上市许可人制度,将会对现有的药品生产制造资源进行一次再分配,而将很少再有人新建厂房和设备。这就是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的目的之一:“避免重复投资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