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医药招商网

首页 > 医药资讯 > 详情

造假、巨负、破产重整、退市!老牌药企怎么了!

日期:2022-06-04   来源:蒲公英Ouryao   阅读数:2119

 进入6月才2天,3家老牌知名药企就连续爆出负面大瓜;百亿资本帝国崩塌,昔日的河南首富辅仁药业成老赖。人参王紫鑫药业被申请破产重整,或将退市!曾造假超200亿如今股价不到1元!老牌药企同济堂宣告退市。  

01帝国“崩塌”!昔日首富风光不再,辅仁被立案调查  

6月1日晚间,ST辅仁发布公告称,公司于5月30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未在规定期限内披露2021年年报,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2022年5月12日,证监会决定对其立案。  

ST辅仁年报“难产”  

其实,ST辅仁此前就曾表示,由于在开展公司财务审计工作和定期报告编制过程中遇到困难,公司年度报告审计工作进度未达预期,公司未能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1年年度报告及2022年一季度报告,公司股票已于2022年5月5日起停牌。  

同时提示称,如公司股票在停牌2个月内仍无法披露2021年年度报告的,则公司股票将在停牌2个月届满的下一个交易日披露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告,并自下一个交易日复牌,并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如公司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2个月内,仍未能披露2021年年度报告的,公司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  

5月9日,河南证监局对其采取责令改正措施,强调ST辅仁应切实履行上市公司披露定期报告的法定义务,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勤勉尽责,努力采取有效措施,尽快编制、审议、披露2021年年度报告,确保披露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  

4月29日,ST辅仁还因无法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1年报等事项,收上交所监管工作函。  

债务逾期、资金占用、违规担保  

ST辅仁问题重重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河南最大的医药集团”之一的ST辅仁,因年报被点名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该公司在2019年年报及2020年年报分别被会计师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和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上交所指出,ST辅仁涉及的资金占用、违规担保、预计负债、应收账款、持续经营能力等多项风险至今仍未消除。  

目前,ST辅仁可谓是问题多多,困难重重。在可持续经营能力方面,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末,公司逾期债务为30.68亿元;2021年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09亿元,亏损金额较大。  

另外公司资金流动性困难,面临债务逾期无法偿还以及对外担保承担连带赔偿的资金压力,同时涉及多起诉讼、部分银行账户及资产被冻结。  

此外还存在资金占用和违规担保风险。截至3月初,ST辅仁向控股股东辅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及关联方提供借款余额为16.88亿元,公司向控股股东及关联方提供连带责任担保247,965.31万元,尚有担保余额17.47亿元。  

上述事项未经公司有权限的决策机构批准,构成关联方资金占用及违规担保,预计一个月之内无法解决。  

ST辅仁控股股东辅仁集团股权遭冻结。目前,辅仁集团持有公司股份6135.8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9.78%。该等股份已全部被司法查封冻结,且存在多次轮候冻结情形。  

辅仁药业被执行总额超5.3亿元  

天眼查数据显示,近日,辅仁药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辅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新增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7172万余元,执行法院为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目前,该公司存在多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已超5.3亿元。  

百亿资本帝国崩塌  

昔日的河南首富成老赖  

据了解,辅仁药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成立,是一家以药业、酒业为主导,集研发、生产、经营、投资、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集团公司。产品涵盖了中、西药制剂,生化制药,生物制药,原料药等多个门类。并于2006年借壳民丰实业登陆资本市场。  

ST辅仁上市后也曾一度辉煌,在医药+酒业两个热门概念的加持下,ST辅仁市值最高达470亿。其实控人朱文臣也因此登顶河南首富。  

在2005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朱文臣家族以近9亿元的财富上榜;2012年,朱文臣凭借76亿元的身价跻身胡润百富榜,并夺得河南省首富的桂冠。  

不过,就是这位光彩熠熠的朱文臣,在一次次的风波中倒下了,处罚不断。2020年11月,辅仁药业因虚假记载等多项违规行为遭处罚,实控人朱文臣被罚禁入市场10年。去年末,朱文臣遭上交所公开谴责。  

02人参王药企被申请破产重整,或将退市!  

6月1日,吉林紫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公司被债权人申请重整的进展公告。公告中显示,紫鑫药业于2021年11月24日收到吉林省通化市中级人民法院《通知书》。《通知书》称,吉林特伊堂配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紫鑫药业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向法院申请紫鑫药业进行重整。  

对此紫鑫药业表示,如果法院裁定受理对公司的重整申请,并顺利实施重整和执行完毕重整计划,将有利于优化公司资产负债结构,提升公司的持续经营及盈利能力;若重整失败,公司将存在被宣告破产的风险。如果公司被宣告破产,公司股票将面临被终止上市的风险。  

抱着人参,却负债25亿  

紫鑫药业成立于1998年5月,是一家集科研、开发、生产、销售、药用动植物种养殖为一体的高科技股份制企业。主要从事中成药的研发、生产、销售和中药材种植业务,主要产品有活血通脉片、麝香接骨胶囊、醒脑再造胶囊、四妙丸等。于2007年3月2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其法定代表人为卢烜。  

据悉,2010年是人参爆火时期,紫鑫药业也在这一时期宣布进军人参产业,随着发展,紫鑫药业到达了顶峰被称为“人参之王”,但随后人参市场的渐渐“冷落”紫鑫药业也逐步身陷负债泥潭中。  

2021年8月7日,紫鑫药业发布公告称,公司以及子公司债务逾期金额高达25.13亿元,流动资金紧张,出现欠薪、欠税、欠息的情况。  

2021年9月29日,紫鑫药业发布2021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05-3.5亿元。  

但财报上显示,紫鑫药业的存货账面价值超68亿元,有着68亿元存货为什么会负债累累,据悉,紫鑫药业前些年一直在大量收人参,但随着行情的下滑,人参价格下降,卖掉人参就会存在巨大亏损,因此紫鑫药业一直未出卖所存人参。  

随着人参行情的“变冷”,紫鑫药业又与多家银行、信托公司等进行贷款,从此紫鑫药业就变成巨负。  

多次因年报未及时披露而停牌  

4月30日-5月28日,紫鑫药业三次披露了《吉林紫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股票停牌暨无法在法定期限披露定期报告可能被实施风险警示的提示性公告》。  

而对于未披露2021年年度报告及2022年一季度报告,紫鑫药业表示,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公司年度报告的编制及审计工作进度未达预期。  

另外,紫鑫药业提示到,如公司在停牌2个月内仍无法披露2021年年度报告,则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如公司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2个月内,仍未能披露2021年年度报告的,公司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来,因业绩问题被问询已是紫鑫药业的常态,2014年-2020年,紫鑫药业7年间就收了7份深交所下发的年报问询函。  

03曾造假超200亿如今股价不到1元!老牌药企同济堂宣告退市  

药企终止上市,在资本市场并不算常见。然而,同济堂就成了这个罕见的例子,这家创立20多年的老牌药企在多重风险叠加的情况下,挣扎努力多次未果,终究走上退市之路。  

6月2日,新疆同济堂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T济堂”)收到股票终止上市决定。6月10日起,*ST济堂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6月30日。此时,长期停盘的*ST济堂股价定格在0.96元/股,是货真价实的“一元股”。  

连续多年财务造假  

这一切的开端还要从同济堂借壳上市说起。  

据悉,新疆同济堂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业务范围包括销售药品、医疗器械(含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药制剂、抗生素制剂、生化药品、生物药品、医疗器械)等。成立了29年的“老牌知名企业”落得这样的下场不禁让人唏嘘。  

2015年,同济堂拟借壳啤酒花,获监管层通过。2016年8月8日,同济堂正式登陆A股市场。  

在借壳上市时,同济堂与啤酒花公司就签订了业绩对赌协议,要求同济堂在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实现的扣非归母净利润不低于4.6亿元、5.29亿元和5.61亿元。  

随后,同济堂完美完成了对赌协议。年报显示,2016年至2018年,同济堂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7亿元、5.3亿元、5.64亿元,完成率分别为103.51%、100.55%、100.60%。  

彼时,同济堂股价水涨船高,股价一度徘徊在8元/股左右。  

谁也没想到,同济堂之所以能完成对赌,竟是因为明面上的数字被“注水”。  

数据显示,同济堂在2016年虚增营业收入64.42亿元,相应虚增利润总额6.8亿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90.43%;在2017年虚增营业收入72.32亿元,虚增净利润7.01亿元,占当期披露净利润的120.65%;在2018年虚增营业收入70.61亿元,虚增净利润6.08亿元,占当期披露净利润的107.61%。  

纸终究包不住火,在“完成”对赌协议后,同济堂营收立即变脸。  

2019年,同济堂归母净利润为0.98亿元,同比下降81.43%。2020年,同济堂归母净亏损22.62亿元,由盈转亏。而这两份变脸的年报,被会计师事务所给出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至此,同济堂内部的混乱逐渐浮出水面,除了虚增财务数据,公司还存在控股股东大额占用资金和违规担保、多项信披违规等现象。随后,监管措施及处罚接连而至,同济堂也变成了*ST济堂,面临退市的风险。  

2021年10月26日,同济堂首次发布退市风险提示公告,而且是两则连发。随后,同济堂共计发布近23次风险提示公告。  

多元化布局或为“导火索”  

有投资者认为,同济堂的多元化布局或也是“爆雷”的导火索之一。  

数据显示,同济堂控股占用同济堂资金10.47亿元,而这些资金或是流向了同济堂控股的其他企业。  

早在上市之前,同济堂的实控人张美华就已将业务线拓展至健康发展、养老服务等领域,后又新增了健康产业园、健康旅行、房产置业等多元化产业集群。  

也正是这些种类繁多的业务拖累了同济堂。眼下,除了严重亏损的子公司外,同济堂还有3家控股子公司是注销状态。  

此外,在上市之后,同济堂保留了此前已经处于停产、停业状态的新疆啤酒花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试图将这些公司重新运营起来,但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0年,这几家公司累计净亏损金额接近1亿元。  

有投资者分析认为,张美华将同济堂发展成为融合房地产、旅游、果蔬等元素在内的健康产业链同时,却忽视了形成产业链的基础在于长时间、可持续的高融资能力,忽略了产业链的资金健康。  

参考:企业公告 证券日报 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