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医药招商网

首页 > 医药资讯 > 详情

美国酝酿生物制造领域法案,新加坡成出海“避风港”?金斯瑞、科兴、复星、药明之后,下一个是谁?

日期:2022-09-12   来源:医药经济报   阅读数:461

最新媒体报道显示,美国总统拜登继“芯片法案”之后,准备签署一项新的行政命令。据悉,该行政命令草案内容制定了一项“支持美国制造业”的战略,鼓励利用生物系统来研制一系列产品和材料,涵盖新药、人体组织、生物燃料到食品等领域。

随着全球产业链逐步细化,药品制造业中包括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的药物和抗生素等,在过去数十年间从美国、欧洲和日本转移到了中国。这一情况显然引起了美国拜登政府的“重点关注”,新的行政命令也被认为再度“针对中国”。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中国医药企业已经开始行动。

药明康德日前发布公告,关于境外上市股资(H股)增发事宜正式获得了中国证监会批复,按照发行方案,此次募集资金将会有七成用于拓展集团的海外业务,其中35%(超20亿港元)会用于亚洲及其他地区的海外业务。

就在今年7月份,药明康德对外公开宣布,未来十年预计投资20亿新元(约97.3亿人民币)在新加坡建立研发和生产基地。“97.3亿人民币”金额远超H股增发的海外业务资金,药明康德缘何在新加坡如此押下重注?

无独有偶,今年以来,国内多家医药企业纷纷将新加坡列为“出海”标的之选:

2月份,金斯瑞生物官方宣布,公司亚太地区部新加坡生产研发基地正式投产,该基地拥有超过30000平方英尺的高度自动化蛋白生产和基因合成服务设备;

3月份,新格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收购新加坡的精准医疗公司Proteona Pte. Ltd。

6月份,科兴集团现计划投资20多亿新元(合折100亿人民币),在新加坡设立科研设施和国际商业总部;

6月份,复星医药发布公告,控股子公司FosunPharmaPte.拟出资不超过2.18亿新币(折合人民币10.54亿元),把新加坡规模最大的私立肿瘤专科医疗中心之一的OncoCare纳入麾下。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叠加“中概股”在美股市场依然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未雨绸缪——赴中国香港、新加坡进行“二次上市”或“双重上市”的案例屡见不鲜,这似乎也这给具有“高科技”属性的中国生物医药企业,提供了美股之外的路径选择。

如今的新加坡究竟是国际化的“桥头堡”,还是资本寻求退路的“避难所”?

东南亚市场是否存在足够的空间,让中国本土企业摆脱“内卷”?

新加坡“寻机”

东盟市场前景几何?

近年来,国内医药企业将海外拓展的目光转向东南亚,进军东盟,并把新加坡作为“亚洲市场”板块的重要目的地,金斯瑞、科兴、复星、药明康德等企业仅仅是国内本土药企在产业端、资本端积极“出海”的一个缩影。

受到全球疫情影响,虽然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严峻,发展有所影响,但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仍在持续加深。海关总署近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为27.3万亿元,同比增长10.1%;东盟仍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前8个月,我国与东盟贸易总值为4.09万亿元,同比增长14%,保持较快增速。

有行业专家预测,到2022年底,仅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和越南就将有5000万人口步入中产阶级,该地区中产阶级的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3000亿美金;同时,近7亿人口中老龄化问题和非传染性疾病负担,医疗卫生支出不断上涨,也让东盟大部分国家的药品消耗必须依赖进口。

数据显示,中国企业的国产药品,正是东盟地区国家的重要进口来源之一。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本土药企选择以新加坡作为出海的支点,快速建立起国际化能力,然后辐射到东盟其他各国,进而布局欧美,不失为一种风险更低、效率更高的策略;同时,部分企业在license-in商业化合作中,往往会选择将中国市场的商业化权益与新加坡、韩国、印尼、菲律宾等国家的商业化权益进行捆绑,这样有利于争取更多BD谈判筹码。

事实上,从本世纪初开始,跨国药企,新加坡就被跨国药企(MNC)和Biotech视为打开亚洲市场的重要市场区域,安进、默克、葛兰素史克、辉瑞、诺华、赛诺菲等巨头均在新加坡设立了区域总部或制造中心,mRNA新锐BioNTech和Moderna也明确将新加坡作为进军亚洲市场的重要基地。

这一选择并非没有依据。新加坡毗邻马来西亚和印尼,处于东盟10国较为中心位置,由于新加坡位处马六甲海峡,全球25大航运公司有20多家在新设立基地,其中约有10家能提供专门的医疗物流服务,这无疑带来物流运输的便利。

此外,从中国国内机场起飞至新加坡樟宜机场,约为6个小时左右;并且由于华人人口占比高达70%以上,普通话更是新加坡重要官方语言之一,大大的减少中西文化壁垒,方便了两地人员的往来交流与管理。

近年来,从中药、化学药到细胞治疗,越来越多的中国药物进入新加坡市场或启动临床试验,并不断加速国际化进程:

2020年5月,新加坡卫生科学局(HSA)核准签发“中成药”注册批文,批准连花清瘟胶囊符合新加坡中成药标准注册;

2020年11月,基石药业宣布,公司已向新加坡卫生科学局(HAS)递交 ivosidenib的新药上市申请(NDA);

2022年2月,云顶新耀宣布,Trodelvy(戈沙妥珠单抗)的三阴乳腺癌适应症获得新加坡卫生科学局批准;

2022年3月,德琪医药宣布,XPOVIO(塞利尼索)已获得新加坡卫生科学局(HSA)的上市许可;

2022年5月,赛诺医疗宣布公司新一代HT Supreme药物洗脱支架和Tytrak半顺应性球囊导管获得新加坡《医疗器械注册证》。

显然,从药品监管国际化实践的需求角度,无论是欧美市场获批并辐射至东南亚等新兴市场,还是通过新兴市场积累经验从而延伸欧美市场,中国药企“出海”的策略选择已经开始趋于多元化。

机遇与风险并存。从市场角度出发,虽然东盟国家在努力推进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全面健康覆盖计划(简称“UHC”),但是,考虑到各国经济水平的不同,个人自支付的比例也有所差异的。

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2000-2018年东南亚地区的医疗支出占GDP百分比水平位于全球偏低,东盟地区2017年年人均公共卫生支出(CHE)除了新加坡达到2619美元外,其余地区均不足400美元。

因此,专家建议,对于中国本土企业而言,“出海”投资可能增加的额外支出,以及产品盈利周期,都可能对企业本身的总体盈利带来长期影响,这需要企业在筛选产品“出海”过程中更加全局地思考长期战略。

中概股回流亚洲

资本如何选择“避风港”?

自去年下半年开始,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环境瞬间降至冰点。2022年8月12日,5家美股上市的央企发布公告宣布将从纽交所退市,为了分散风险,未来或将有更多的中概股回流亚洲。

事实上,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华晨汽车(NYSE:CBA)作为第一家在境外上市的中国企业登陆纽交所,中概股已经走过了三十年时光,如今已经近300家中国企业在美上市。

然而,自2021年6月底“滴滴事件”后,2021年上市的41家中概股中,有38家是在“滴滴事件”之前的上半年完成IPO,整个下半年只有3家中国企业在美上市。进入2022年,这一局面也没有能够得到改善,截至7月底,只有7家中国企业在美国成功敲钟。

早在今年3月份,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发布公告,依据《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将百济神州、百胜中国、再鼎医药、盛美半导体以及和黄医药5家公司列入预摘牌名单。今年上半年,SEC已先后将超过140家中概股公司列入名单,这一局面无疑将加剧中概股回流。

熟悉美股上市规则的金融机构专家表示,SEC的《外国公司问责法案》明确了赴美上市企业需要披露审计底稿,否则将面临退市风险;同时,SEC对于递交招股书的中概股公司增加了大量有关VIE架构和行业政策影响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海外上市的难度,生物制药板块作为美股“中概股”集中的领域,也得到了SEC的重点“照顾”。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面对错综复杂的全球经济局面,中概股必须寻找避难所,加快转换上市地点。根据港交所公布的数据,目前已有数十只中概股以不同形式回归港股,除了药明康德、三生制药等企业是通过私有化退市后再上市,“双重上市”“二次上市”等方式,也被上市公司广泛选择。

值得关注的是,中概股的回流上市地选择并非单选题,作为中国医药企业海外上市目的地之一,新交所也给中国生物医药企业提供了选择。蔚来汽车曾分别于2022年3月和2022年5月在港交所、新交所二次上市,进行了全球化的资本市场布局。

目前,新交所设立“主板”和“凯利板”。从其公布的规则来看,凯利板适用于处在快速成长阶段的科创型企业,类比来看,对标的正是港交所18A和A股科创板。不同之处在于,新交所不设定量化的准入门槛,而是由保荐人决定申请人是否适合在新交所上市,此外,新加坡的REITs及外汇相关产品更丰富、交易更活跃,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吸引中国未盈利Biotech公司在新加坡上市。

不过,新交所也并非“完美”。数据显示,2021年底,港交所上市公司2572家,市值超过5万亿美元,市值在APAC地区23家交易所中位居第4名,仅次于上交所、日交所和深交所;新交所上市公司673家,市值超6000亿美元,市值在APAC地区位居第9名。港交所股票市场交易较活跃,2021年,港交所日均周转额超160亿美元,而新交所日均周转额仅9.6亿美元。

生物医药企业最需要的是融资,“缺乏流动性”显然是最大的短板,对于新加坡资本市场而言,完善机制、提高流动性,是其能否真正吸引中国生物医药上市公司,也是能否真正留住上市公司的核心要素。

如果把时间线拉长,中国医药企业在新交所先上市后退市,并非没有前车之鉴。2004年,绿叶制药赴新加坡上市,但由于流动性不足等原因,2012年绿叶制药在完成私有化后从新加坡退市,并于2014年登陆港交所;在港股上市后,绿叶制药的业绩一直处于稳步增长。

金融市场专家表示,在目前市场环境并不稳定的背景下,企业寻求双重主要上市,符合市场预期。“目前,在新交所上市的企业中,来自中国的企业就占了所有上市公司市值的15%,除了港股之外,新加坡或将成为中国药企海外资本市场的崭新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