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医药招商网

首页 > 医药资讯 > 详情

第四批高值医用耗材国采即将启动!

日期:2023-05-22   来源:医药代表   阅读数:590

已经确定了,年内会启动第四批高值耗材的国采!

2023 年 5 月 18 日(星期四)上午 10 时,国新办于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请国家医疗保障局局长胡静林,副局长施子海、李滔、黄华波介绍“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重大决策部署 着力推动医保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其中提到,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持续推进医药集中带量采购的扩面提质,坚持国家和地方上下联动、一体推进。

国家层面,今年已经开展了第八批药品集采,国家医保局还将开展第四批高值医用耗材的集采,主要是针对眼科的人工晶体和骨科的运动医学类耗材,适时还将开展新批次的药品集采。

地方层面,将重点对国家组织集采以外的化学药、中成药、干扰素以及神经外科耗材、体外诊断试剂等开展省际联盟采购。

5 年成绩

会议回顾了 5 年以来,通过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群众享实惠、基金保安全、医院获发展、企业得成长”的多赢局面正在初步形成。

推动集中带量采购的成绩表现,国家组织集采 333 种药品平均降价超 50%,集采心脏支架、人工关节等 8 种高值医用耗材平均降价超 80%;连同地方联盟采购,累计减负约 5000 亿元。

加快医保谈判节奏,推动卡瑞利珠单抗、诺西那生纳等一大批独家品种的抗癌药、罕见病用药以适宜价格纳入医保,加上报销后累计为患者减负超 5000 亿元。

鼓励行业研发创新,建立了以新药为主体的医保准入和谈判续约机制,上市新药纳入医保目录的等待时间从过去的平均近 5 年缩短至不到 2 年,有的新药上市仅半年就被纳入医保目录。医保对新药的支出从 2019 年的 59.49 亿元增长到 2022 年的 481.89 亿元,增长了 7.1 倍。扩大谈判药品销售渠道,通过“双通道”管理机制,一些原来主要在大型医院供应的医保谈判药品,目前可以在全国 15.5 万家医保定点药店销售并纳入医保报销。

净化医药行业生态,制度化常态化开展集中带量采购,持续挤压药品耗材虚高价格水分,“釜底抽薪”压缩“带金销售”空间。医药企业创新动力日趋强劲,A 股市值前 10 名药企中,2022 年的总研发投入是 2018 年的 2.48 倍。

除此之外,在答记者问中还提到,这些年来,持续健全医保支付方式和激励约束机制,全面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支付方式,2022 年,全国有 206 个城市实现住院费用按病种(DRG/DIP)实际付费,引导医疗机构转变发展模式,主动控制成本,规范医疗行为。

医保药品目录

国家医保局自组建以来,坚持”保基本“的定位,持续优化医保药品目录,群众用药保障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医保目录实现”一年一调“,新药更快惠及患者。超过80%的新药现在能够在上市两年内纳入医保。比如,2022 年目录调整新增的108个谈判和竞价药品中,有 105 个是近 5 年上市的新药,相当一部分药品实现了当年获批、当年纳入医保目录。

第二,目录内药品数量明显增加,保障范围不断扩大。5 年来,医保目录累计新增了 618 种药品,涵盖了新冠感染、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罕见病、儿童用药等临床治疗领域,大量新机制、新靶点药物被纳入了目录范围。医疗机构费用排名前 20 位的品种中,现在已经很少有疗效不确切、容易滥用的辅助性药品,取而代之的是重大疾病和慢性病的治疗性用药。现行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总数达到 2967 种,品种已涵盖临床治疗所有领域,广大参保患者临床用药保障需求得到了更好满足。

第三,狠抓目录药品的落地和配备,药品可及性明显增加。我们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出台了谈判药品“双通道”等一系列政策,支持目录落地实施。截至 2022 年 12 月底,全国已经有 20.9 万家定点医院和药店配备了目录谈判药品。

第四,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医药技术创新。5 年来,参与谈判的 70 个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药品,有 66 个谈判成功,成功率达到了 94%,快速实现临床应用。企业前期研发投入得到了合理回报,创新积极性大大提升。

总体来看,5 年来的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更好地服务了广大参保群众,患者以更合理的价格,用上了疗效更好的创新药,也促使我国医药产业走上了重创新、强研发的发展道路。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持续完善优化医保药品目录管理,将更多符合条件的好药纳入目录,持续提升参保群众用药保障水平。

带量采购

改革近5年来,集采成效正在不断显现。首先,群众用药负担显著降低。通过集采,我们开始扭转我国药价持续上涨趋势。根据相关测算,2022 年与 2018 年相比,我国药品采购价格指数下降 19%。大家应该记得,前几年有一部电影叫《我不是药神》,里面有一个治疗白血病的药,叫伊马替尼,原研药价格1万多一盒。在第一批开展国家集采的时候,我们把这个药纳入集采范围。通过集采,中标的仿制药价格降到每盒 600 元左右。原研药尽管没有中选,受集采影响,价格由每盒 1 万多降到了 7000 多元,使白血病患者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同时,群众反映强烈的心脏内科和骨科的主要耗材,也已纳入集采,中选产品价格下降幅度比较大,患者负担明显下降。

第二,群众用药质量明显提升。中选产品质量是我们集采过程中高度关注的一个因素,通过价格下降,我们有效提升了一批高质量药品耗材的可及性。比如,集采药品中,患者使用原研药和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这些高质量的药品比例由集采前的 50% 提高到 90% 以上。又比如,心脏支架集采后,材质性能更好的铬合金支架使用比例由 60% 上升到 90% 以上,原先占据市场较大份额但性能一般的不锈钢支架逐步退出市场。

第三,医药行业发展更健康更可持续。集采引导药品企业从过去的“拼渠道、拼销售”,转到目前的“拼质量、拼价格”,企业以质量谋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提升。在集采的推动下,2018 年以来,我国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药品累计数量,由当时的不足 200 种快速上升到目前的超过 3000 种,可以说高质量药品正逐步占据临床用药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