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湖南等省实行定点零售药店医保药品“无码不付”
日期:2025-04-03 来源:人民日报 阅读数:29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高瑞瑞)据国家医保局规划,6月底前,药品追溯码需在生产、流通、销售全链条达成“应采尽采、应扫尽扫、能接尽接”的目标。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梳理发现,4月1日起,湖南、安徽多个省份已公布相关政策实施动态,全力推动这一重要监管举措落地。
“追溯码,是药品的‘电子身份证’,是每一盒药品从生产出厂时就被赋予的唯一身份标签。充分利用药品追溯码的唯一性特点,能够实现药品来源可溯、去向可追。”4月2日,中国中药协会合理用药专委会常务副主委康震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追溯码从某种意义上可以保护患者的用药安全问题,有效解决倒卖“回流药”、假药等欺诈骗保问题。
据安徽省医疗保障局表示,自2025年4月1日起,安徽省全面实行医保定点零售药店“依码结算”,要求定点药店按“应扫尽扫”的原则及时全量采集上传药品追溯码至国家(安徽省)医保信息平台,医保药品卖药必扫码,买药先验码,无码医保不结算;据湖南省医疗保障局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4月起,湖南省已有4174家定点医疗机构、15816家定点零售药店上传入库追溯信息,1500家定点医疗机构,18530家定点零售药店上传销售追溯信息。
为何我国重视药品追溯码的落地?康震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分析道,一是国内的药品都是整盒发售,国内没有拆零调剂业务,部分拆零只有临床医生或医院住院药房会有,而国外多数拆零处方调剂业务。拆零处方调剂意味着药师要承担患者用药安全的责任和行为记录,而国外所进药品药师负有直接责任,所有处方调剂记录必须上传才能获得服务费用理赔,但我们对药师行为没有这样的监管系统和法律规定,所以要从药盒追溯会更加方便。二是药品追溯码能够解决药品供应链中存在的盗用、把药品当商品卖等非法行为,防止整个监管过程存在漏洞,通过药品追溯码来精准管控药品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