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医药招商网

首页 > 医药资讯 > 详情

眼光放远才能跳出怪圈

日期:2010-09-15   来源:   阅读数:354

  青蒿的话题年年提及,似乎永远走不出市场的怪圈。这是中国制药业的遗憾,也是全球消费者的遗憾。


  作为中国的原创药,青蒿产品在中国具有强大的研发和后备品种优势,蒿草资源更是全球得天独厚。然而时至今日,我们的企业仍然在青蒿全球产业链的低端挣扎,不断面对盲目扩产、低价竞争、假劣药等一系列问题。2008年,一直帮助中国青蒿药品走向国际市场的法国专家富恒带着复杂的心情离开了中国。临走时他说,中国企业如果不摒弃急功近利的做法,是永远不可能走进国际市场的。


  富恒一语击中了中国企业的要害!


  应该说,在青蒿产业发展和国际化道路上中国企业也作了很多努力和尝试。华立科泰药业率先开辟非洲市场,科泰新产品树立了中国药品的形象;桂林南药卧薪尝胆,加大科研投入,一步步敲开公立市场大门,进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目录……但是,所有这些努力还远远不够。当我们审视同样以仿制药起家的印度,就会明显感到差距。


  国内青蒿产业遭遇低谷后曾引起全行业的反思,一些企业纷纷退出。而彼时,印度对青蒿仿制药的全球布局已悄然开始。在克林顿基金会负责全球青蒿药品采购后,印度成为2008年全球青蒿类药品市场的一匹黑马,迅速占领市场,令这一领域的传统老大诺华公司也礼让三分。


  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中国企业常常没有这样的运气。今年,中国青蒿原料价格又迎来了一个小高峰,在欢笑的背后却难掩行业的担忧,因为大涨之后必然大跌,这个市场怪圈仍然如魔咒相随。今天,中国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医药产业也已经成为世界原料和制剂的加工厂(虽然我们的很多专家不赞成这样的定位)。人才、设备、资金,我们都有,但我们却缺乏长时间的坚持和做事业的心态——这令我们的企业短视,也让我们的产业难以走出怪圈。


  要摆脱这个魔咒,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加强产业规范,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引导蒿草种植、收购进入健康发展的轨道;另一方面,生产企业要加强市场研究和信息跟踪,不盲目出击,人为制造价格混乱,同时要诚信经营。对于青蒿制剂企业来说,则要抓住全球青蒿仿制药市场增长的机会,争取分一杯羹。


  中国原创青蒿类抗疟药给全球疟疾患者带来了福音,如果有一天,中国价廉物美的青蒿药品能更多地、更广泛地走向国际市场,挽救更多人的生命,无疑是中国医药产业对人类的巨大贡献。实际上,今天的中国制药企业在技术和能力上已经具备了这样的实力,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把目光放得长远,按照国际规则来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