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医药招商网

首页 > 医药资讯 > 详情

医疗器械国产自主品牌走出困境难

日期:2013-05-08   来源:   阅读数:368

  医疗器械在我国起步晚,企业多、小、散、乱、低、整体核心技术不足、未形成标志性产品和核心竞争力,几乎无国际化品牌,创新力较薄弱,创新链不完善,创新战略体系不建全,产业配套落后,产学研医结合不紧密等诸多的不利因素影响,医疗器械自主品牌面临严峻形势,国内企业如何走出困境呢?

  据了解,国内有14000家生产企业,40000多家经销商,年市场容量突破3000亿元人民币,年产值及市场增速均在20%以上,中低端医疗器械增长率近30%,而同期全球医疗器械产业的平均增速也仅为7%左右,从目前这些产业数字来看,医疗器械产业一路春风,挤身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快跑队列”。

  大型医院里面我们不难发现,核磁、MR、CT所用的高端医疗设备几乎都是进口货,大多数是GE、飞利浦、东芝、西门子、强生等洋品牌,而几乎看不到几个国产品牌,外资与合资企业成为供应公立医院高端医疗设备的主力军,在我国市场几乎形成垄断格局,而被“洋品牌”包围的国产医疗器械,只能在自家门口的低端市场“艰难图存”。

  我国每年都会从国外进口的高端医疗设备比例高达70%,而现阶段应用的中高端国产医疗器械设备,80%-90%均为仿制,所以背负“山寨”与“低端”头衔,这也是整体“山寨大国”的“冰山一隅”。

  医疗器械属于技术高度密集产业,面对国外与国内的产品科技差距,非我们不支持同货,也并非只是崇洋媚外,在高端医疗设备方面,我们整体水平与国外水平的差距约为十多年甚至更多,不在同一个档次级别,所以大型医疗机构在选择采购高端设备时,通常会优先考虑外资品牌,而中小型医疗机构和社区医院因国产器械价格便宜,资金上容易协调等原因才得以采购。

  虽然我们在个别领域实现原创性突破,如多层螺旋CT、高性能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电阻抗成像技术等领域,我们实现了“自主原创”、“从无到有”、实现了“从低端到高端”的产业发展态势,但从整体来看,研发、产品技术、创新力、与欧美等国家深有差距,虽然产业发展动力强劲,空间巨大,但依然还有很大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