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医药招商网

首页 > 医药资讯 > 详情

国家推荐5个医改典型 一网打尽思路与特色

日期:2017-04-01   来源:健康界   阅读数:276

      2017年3月28日,全国医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组长刘延东作重要讲话。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副组长李斌出席会议并通报2016年医改工作进展情况,以及2017年重点工作安排。

  随后,福建省、浙江省、四川省、广东省深圳市和安徽省天长市的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当地医改思路和典型做法。

  医保体制改革:福建成立独立运作的医保机构

  在上述电视电话会议现场,福建省政协副主席、省医改领导小组副组长李红介绍了该省医保体制改革亮点。

  当地主要措施有三:

  其一,合并重组、优化职能。在“三保合一”的基础上,继续将相关联的人社部门生育保险、民政部门医疗救助、商务部门药品配送等职能归并,改变医保“九龙治水”、部门分割的局面。更为重要的是,将卫生计生部门的药品招标和物价部门的医疗价格管理职能并入医保,集中了 “药、价、保”这公立医院经济运行三大主导要素,强化对医疗行为的约束和激励作用。

  其二,实行相对独立运作的模式。成立省医疗保障管理委员会,由13个部门组成,主任由分管副省长担任。下设医保办,目前挂靠省财政厅,相对独立运作。

  其三,理顺市县医保体系。各设区市参照省级医保机构整合模式,成立市医疗保障管理局,挂靠市财政局,形成全省统一的医保管理体系。目前,我省省市两级医保机构已全部整合到位。

  他们之所以运用这些策略,源于在改革中意识到,医保是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基础,是医改的核心关键,是“三医联动”的牛鼻子。再者,三明医改经验表明,要把压缩药品耗材的虚高费用和医院控费腾出的空间,用于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增加医生薪酬待遇,优化医院收入结构,促进良性发展,就必须把买药、用药、付费等环节从分散管理变为集中管理。因此,改革首先必须改医保,成立独立运作的医保机构,让“埋单”的人来管“点菜”,让管钱的人来管医疗行为。

  援引李红提供的信息,截至目前,福建省在完善医保制度上重点做了4项工作:

  一是以“药、价、保”三者联动,建立公立医院补偿新机制。2016年下半年,利用药品招标、医院控费以及医保各项制度合并后,结余盘子增大等腾出的费用空间,对省属15家医院进行了3次医疗服务价格调整,金额达2亿多元,医保同比例跟进报销,没有增加财政投入,也没有增加患者负担。

  二是以医保支付结算价为基础,改革药品采购制度。医保部门采用以“两种身份”制定两种价格的办法,推进药品采购改革。比如,省医保办牵头,制定医保支付结算价,对80%左右的治疗性用药,医保对于同品种药品确定一种代表药品进行支付,支付标准作为同品种药品的结算价。超出部分由医院自付,结余部分医院留用。

  三是以按病种收费,推动医疗服务价格改革。2016年底,福建省同步开展100个病种的按病种收费和付费改革。由省医保办与医院谈判确定这些病种向患者收费的标准,让群众明明白白消费,抑制医院乱收费行为。2017年,该省按病种收费和付费的病种范围将扩大到600个以上。

  四是以全程监管,约束和规范医疗行为。医保整合后,赋予省医保办监管医院、医生、药品流通和服务、价格的四大责任,形成监管合力。措施包括:

  ①加强基金安全监管。出台打击骗取医保基金和侵害患者权益行为的措施,将违法违规的企业、医疗机构和个人列入全省医疗保障管理系统“黑名单”。

  ②采取药品阳光限价采购,公开药品目录遴选过程和负责人,公开药品采购全过程。

  ③加强医疗行为监管。开展医保医师代码管理,建成了全省统一的医保医师代码库,对医生医疗行为进行全过程管理。

  ④加强信息化监管。建立医疗保障服务管理平台,为医保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城市公立医院改革:浙江探索现代医院管理

  据浙江省副省长成岳冲介绍,该省2011年启动以“药品零差率”为切入点的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随后逐步推进市级、省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2014年4月,全省所有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同步实施服务价格、医保、财政保障、管理等体制机制改革。

  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完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制定省属公立医院运营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及指标体系,加强对院长及医院的考核评估。严格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公立医院医药费用增长指标连续多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是健全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按照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的基本路径,逐步理顺医疗服务价格。针对儿科医疗服务“短板”,在前几年价格改革基础上,又对儿科门诊收费、住院诊查费及床位费进行调整,调整后的医疗服务价格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不增加患者负担。以药品分类采购新机制为导向,落实“两票制”要求,推进集商品流、信息流、资金流于一体的省级药械采购综合平台建设,所有公立医院药品采购都将纳入新平台运行管理。加快推进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在完善总额预付管理的同时,扩大按病种付费和门诊按人头付费、基层签约服务责任医师医保费用包干等改革试点。

  三是落实公立医院运营管理自主权。转变政府职能,削减涉医审批事项,推进落实医院内部人事管理、机构设置、收入分配、年度预算执行等自主权。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全面开展公立医院编制备案制改革试点。对紧缺的专业技术人员或高层次人才,按规定由医院自主招聘。

  此外,浙江省还全面深化“双下沉、两提升”,积极推动城市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

  一是严格控制城市公立医院规模扩张。制定并严格落实医疗服务体系规划,明确“十三五”期间省级医院数量只减不增、千人床位数从0.47张压缩到0.45张,设区市政府原则上不再单独举办新的城市综合性医院。

  二是推动城市医疗资源纵向联合。目前15家省级医院、39家市级医院分别与122家县级医院合作办医,城市医疗资源在县一级实现全覆盖。大力推动城市医院与县级医院建立以资产为纽带的医疗集团或医联体,已有7家省级医院与8个县(市)政府共建11个专科(专病)中心,省级医院共投入3亿元。

  三是逐步形成县级医院梯度下沉的格局。最近几年,该省着力依托县级龙头医院,推动建立县域医学影像、临床检验、心电检查、慢病管理等共享中心。在此基础上,县级医院在接受省市医院扶持的同时,主动下沉,下派医务人员常驻基层,设立基层住院分部,安排专家定期到基层带教查房,与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中心构建医疗服务协作体和联合体。

  药械采购改革:四川6160家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被纳入监管

  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杨兴平透露,在实际工作中,四川省坚持以信息化平台为载体,抓住药品、医用耗材、医用设备、诊断试剂、二类疫苗等重点,推动药械供应保障规范、有序、高效。

  至于具体方法,主要是5种:

  一是落实公立医院药品集中分类采购。按照国家确定的采购方式,2016年底全面完成新一轮药品集中分类采购任务。药品价格较上年同比下降10.6%,预计减少药费支出近40亿元。直接挂网采购产品3.7万余个,挂网限价药品同比平均降幅达16.1%。

  二是推进医用耗材省级挂网阳光采购。2014年在全国率先开展,目前省级挂网采购达到10大类、41个亚类、5.6万个产品,基本实现医用耗材全口径采购,全省平均价格同比降幅达9.4%。同时,该省正积极协商医用耗材省际协作采购。

  三是推进医用设备阳光备案采购。在2015年20大类、200余种大中型医用设备挂网工作的基础上,2016年又新增17个大类、80余种设备备案,实现大中型医用设备全类别采购和使用监管。

  四是开展诊断试剂省级挂网阳光采购。2016年8月启动以来,目前已完成6大类、458种、3.5万余个产品挂网,其余796种挂网工作将在2017年上半年全部完成。

  五是开展二类疫苗省级挂网阳光采购。2016年3月在全国率先出台实施方案并实现以省为单位的集中挂网。目前已经完成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全部品种、122个产品的省级挂网,对120个产品开展价格省级谈判并公布执行。县级疾控机构全部实现网上采购。

  值得一提的是,四川省在建立药械采购机制的同时,坚持把监管端口不断前移,由原来的事后监督,变为现在的事前和事中的及时预警、及时纠正,实现了药械采购使用全过程的实时监管。

  一是建立采购综合监管平台。目前系统升级改造后的平台已覆盖生产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等医药购销参与方,实现过程监管、数据监测、结果评价、信息查询等综合监督,是全省各级公立医疗机构上网采购药械的综合信息管理平台。

  二是建立价格预警管理机制。对医用耗材采购价格高于全省最低采购价50%、或高于省级平均采购价的异常采购行为进行重点监控,适时发送采购价格异常风险告知书(2016年,对405家医疗机构发出告知书1391份),有效控制了不规范采购行为发生。

  三是建立企业不良记录管理机制。将不按要求供应药械产品、质量抽检不合格等违法违规行为纳入不良记录,并在省药采平台上公示,督促企业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价格合理、及时供应(2016年共有62家药械企业被列入一般不良记录、取消221种违规产品上网资格)。

  四是建立医疗机构监管机制。将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国产药品、中标价低的药品、贵重药品等采购使用行为纳入监管范围,明确相应的考核指标,实行积分考核管理,月通报、季约谈,限期整改、跟踪落实。

  医疗卫生综合监管改革:深圳健全“三个主体”监管体系

  在电视电话会议上,深圳市委书记、市长许勤介绍了深圳市医疗卫生综合监管的主要做法。

  其一,健全政府、社会、行业“三个主体”监管体系。

  一是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