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医药招商网

首页 > 医药资讯 > 详情

制药业已接近世界末日?

日期:2017-11-23   来源:美中药源(微信号 meizhongyao   阅读数:336



新闻事件

今天Endpoint News报道据统计2017年生物技术风险投资打破了2015年的73亿美元记录,达到93亿美元。六家著名风投认为这个趋势还会持续,资本会强劲进入生物技术领域。同一天诺华的Kelvin Stott发表一篇分析显示过去20年药厂研发投入回报(internal rate of return, IRR)持续线性下滑,按现在趋势2、3年内回报就会达到0%,即投资只能保本。他认为传统的制药工业会和染料工业一样被更新、更复杂技术取代,如细胞、基因疗法、组织再生技术等。药厂如果不调整策略会被时代淘汰。

药源解析

Stott认为传统制药工业回报下降的最根本原因是所谓的收益递减规律(law of diminished return),即随着标准疗法的不断进步要想大幅度改善一种疾病的治疗会越来越难、回报也越来越低。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我们总是从最容易做、回报最大的疾病开始,现在剩下的都是风险大、回报低的项目。这和石油开采类似,早期都是地表开采、现在得到海上去挖油。反映到制药行业就是早期做抗感染药物,现在剩下的是阿尔茨海默病。

他的这个分析结果与以前多个使用不同计算方法的分析结果基本相同,新药研发的回报确实在下降。这把制药业推进一个万劫不复的怪圈,回报越低销售增长越慢,销售增长乏力又直接导致研发投入的放缓。制药工业必须适应现在的选择压力才能避免被淘汰。那么为什么生物制药VC对前景那么乐观呢?其实在一定程度上讲VC大佬和Stott的分析并不矛盾,Stott也认为药厂并非一定走向灭亡,只是要生存需要颠覆现在的经营模式。一般来说进入生物技术公司的资本更敢于冒险、更关注颠覆性技术,而药厂通常更谨小慎微、主要优势是晚期临床开发和市场销售。所以资本加速进入生物技术行业的一个解释可能是制药工业现在因为面临IRR归零的压力更需要颠覆性技术。所以这两个观点是从两个角度看同一个问题。

毋庸置疑,颠覆性新技术是解决收益递减规律的唯一途径,事实上新技术的出现一直是新药研发生存、发展的原动力。发现青霉素时我们还不知道DNA的结构,现在测序整个基因组花费可以用个人信用卡支付。基因测序的产业化虽然没有象原来预测的那样为制药工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靶点,但也令原来根本无法运作的项目成为现实,如预测肿瘤新抗原从而开发治疗性肿瘤疫苗。同样很多其它技术虽然没有开始预想的那样彻底颠覆新药研发,但也在不同程度上改进了研发效率,如分子生物学、蛋白晶体结构、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基因敲低、敲除等等。

制药工业走向灭亡这个预测多少有点危言耸听,除了像数码相机出现直接KO胶卷行业这种极端颠覆性事件出现,药厂还是有一定时间适应环境变化。毕竟现在未满足医疗需求依然不少,可用于医疗的社会财富还在不断增加。但是不紧不慢做me-too药物的时代可能确实一去不复返了,即使PD-1这样项目也难以容纳抄近道的,想进场参赛需要做好深度投资新技术的准备。那些指责药厂以低成本、高药价获取暴利的分析家也应该睁眼看看制药工业面临的残酷现实。暴富厂家确实时不时也出现,如最近的Kite,但多数药厂的状况是“日典春衣非为酒,家贫食粥已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