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医药招商网

首页 > 医药资讯 > 详情

中国医药行业-整合时代的来临

日期:2010-07-31   来源:   阅读数:577

  “整合”将成为中国医药行业未来几年的关键词——“整合时代的竞争力”2010医药上市公司颁奖盛典暨资本资源论坛上,专家们作出这样的判断。
   第一大仿制药公司不在中国
   10年来中国医药业年增长速度超过20%,差不多是同期GDP增长速度的两倍。今年以来股市虽然深幅调整,但医药行业却一枝独秀,股价逆势攀升。 “所有行业全都是负增长,只有医药行业是正增长。 ”新上药集团总裁徐国雄说。尽管有如此良好表现,一些业内人士的头脑还是没有发热。 “我始终认为,医药产业在咱们国家目前还是一个小产业,对国家的经济拉动作用还不明显。中国医药行业结构性的矛盾依然突出,存在结构性过剩,某些产能实际上是供过于求的。 ”徐国雄说。
   徐国雄还觉察到了竞争态势正在发生变化,中国本土医药企业面临挑战:“在药品销售方面,保持了多年快速增长的外资企业,目前增长势头有所减弱,这不是因为中国的市场在缩小,而是由于中国市场扩容的主导力量是普药、非专利药。医改方案推出后,高价药、特殊药、非医保药的市场增长受到一定影响。但是最近,我所接触到的几家大的医药跨国公司的老板,他们在谈论同一个话题,就是进入中国的普药市场。这对中国本土医药企业来说是一个有冲击力的消息。外资企业原来擅长做专利药,而现在他们也要进入中国的普药市场了,虽然他们在成本上、在基层医院市场上不一定有优势,但是他们在品质上、品牌上、营销模式上、学术上应该说是占优势的。”本土医药企业与外资企业短兵相接,意味着研发实力、规模实力的比拼,本土企业整合并购、做大做强也就迫在眉睫。礼来亚洲基金董事总经理施毅也认为,中国医药行业高速增长,但高度分散,整合是大势所趋。他说,“中国医药市场的集中度非常低,前15名的医药企业加起来占市场份额不到10%,跟其他行业相比差别明显。”复星医药董事长陈启宇表示,中国医药行业的规模已从过去2000亿、3000亿逐渐跨入万亿级,但是也呈现出集中度低、竞争无序、产品低层次竞争、创新能力弱等特点。中国目前医药工业企业有4700家,医药流通企业更是超过13000家,亟待整合和规范。
   “中国药企擅长 ‘跟踪’,做强还要靠整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原副局长任德权也强调了整合的必要性。他说,“中国是制药大国但不是制药强国,我们的仿制药看起来产值很大,但世界上仿制药第一大公司不在我们中国。我们需要做大做强,今天是到了转变的时候了。 ”
   诸多因素驱动行业整合 从客观条件来看,当下是整合的好时机。
   “医改方案推出,整个盘子放大,给我们的整合做大提供了社会基础”,任德权道。
   凯雷投资集团副总裁方敏也认为,中国医药行业已具备整合的驱动因素。他说,药企整合效果是正面的,第一可使销售成本大幅下降。医药公司的规模变大了之后,销售的效率大大提高。原来一个销售代表可能拜访一天只是推荐一个产品,通过并购之后,单人的产出可成倍上升;第二是现在营销费用门槛越来越高,只有大的药企才能够承担巨额的营销费用。在海外,药企对医生的持续教育投入是非常大的,这也需要做大规模;第三是现在新药研发普遍进入低谷,只有大的药企,才能加快新品研发和投放速度。方敏认为,当前形势下,中国药企需要获取全新的核心竞争力,兼并收购是个良好途径。吉利对沃尔沃的收购,就是一个全新竞争力的获取。
   IMS中国咨询服务部首席咨询顾问宓子厚对全球药业这些年的走向进行回顾分析后认为,海外药企在未来三五年内都会热衷于兼并。他说,上世纪90年代初,全球药品行业爆炸了许多“重磅炸弹”,新的有效药物被发现,但是2000年以后,市场变化很大,研发的产出越来越小,研发投入却越来越大,社会对药品的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国家对价格的控制越来越严。这样一来,原有的高成本、高回报的商业模式在欧美市场已经行不通了,取而代之的将是高效率的商业模式。但是什么样的商业模式是高效率的呢?药企们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在找到答案前,他们会做兼并,这样至少可以控制成本,让他的股票价格不至于受到大的影响。宓子厚认为,与成熟市场相比,中国药企兼并的理由虽不尽相同,但也有相同之处,比如说进入新的治疗领域、增强产品线、建立大型企业集团形成行业竞争力、扩展地域覆盖等等。
   中信证券投行委董事总经理王长华认为,未来我国医药产业发展可能会形成一个倒三角。事关民生利益但是处于产业链低端的药品,应该通过产业整合提升行业的集中度,由少数大型企业来保障市场的充分供应和竞争的有序性。处于产业链高端的企业,应该通过机制性的建设来确保创新的主动性,强调百花齐放。她说,伴随着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优秀医药企业将不断壮大,复星医药、新上药、国药、华润、广药都可能成为未来行业的整合者。
   希望奥巴马也吃中国药
   对于中国医药行业整合的方向与目标,专家们也发表了见解。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说,“十二五”非常关键,我们能否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可能很大程度要取决于“十二五”。 “十二五”强调以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国际化为重点,努力实现关键技术和重大产品的创新。他透露,根据规划,未来十年,中国医药行业在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上面会有一个令人瞩目的成绩。未来五年,中国要实现制剂出口欧美,60至70家企业获得GMP认证。他幽默地说:“我们的目标很简单,希望让全世界更多的人知道中国的药品制剂,希望奥巴马也吃中国的药。 ”
   复星医药董事长陈启宇认为,中国医药行业出现了三类整合者,一类是新上药、国药、华润等这些强势的国有企业,实际上他们最近已经纷纷加强了产业整合的速度;第二类是民营上市公司。医药行业优秀的民营企业这两年纷纷上市,筹集了资金,优化了财务结构,规范了管理,他们利用上市带来的财务优势,积极参与整合并购;第三类是跨国公司。跨国公司看到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开展了一些对中国本土企业的并购。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我们行业诞生千亿市值的大企业将是必然趋势。这是一个机遇,在这一轮发展中,大国企、大的民营企业,都有机会。
   上海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副局长王龙兴认为,上海有许多可供整合的资源,比如张江就有很多中小型的医药研发公司,有的公司只有一两个产品品种,在那儿苦苦奋斗了好几年。他们有好产品,但是缺钱、缺市场,需要医药行业“20强”们去整合。
   任德权还把目光放到了国外,他说,国际上现在对仿制药的需求也在增大。我们不仅要满足民族的需要,还要考虑怎么样造福全人类。“什么时候能听到我们国内的企业不光能够整合国内的竞争力,还能整合国际的仿制药公司,那就更好了! ”
   医药上市公司竞争力评选揭晓
   7月27日,由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最具竞争力医药上市公司20强评选暨2010年度最具投资价值医药上市公司10强评选”在上海揭榜。监测显示,医药上市公司竞争力20强2009年平均收益率达28.12%,最具投资价值10强平均收益率达37.95%,都显著超过同期A股大盘和医药板块的整体收益率。中国医药上市公司竞争力评选今年已是第二届。本次评选自2010年2月启动,历时5个月对138家(2010年以后上市的医药类上市公司不在评选范围内)在上海、深圳、香港、新加坡、纽约、纳斯达克上市的年销售超过1亿元人民币的中国医药企业进行了财报分析。以公司过去一年销售增长、利润增长、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和流动比率以及销售、利润、总市值绝对值八项指标作为基础数据得分,构成评选总分的68%。其余32%则是由专家、证券分析师、财经记者问卷打分汇总构成。
   综观本届竞争力20强医药上市公司,基本涵盖了医药产业的几乎所有子产业,如化学原料药、化学制剂、中成药、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和医药流通等。由于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业务领域涵盖多个子行业,很难对这些公司进行细分行业划分,但总体看化学制剂企业和中药企业在20强榜单中占据强势。另外,代表医药流通行业的国药控股是今年榜单中独领风骚的一个,自去年在香港上市以来表现可圈可点,目前市值已经达到650亿元。
 从统计结果看,2009年医药板块收入增长14.6%,扣除短期投资收益和营业外的利润总额增长40%。板块毛利率稳中有升,这显示了医药运行质量提高,在医改新政逐步推进、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大背景下,资质优秀、底蕴丰厚的龙头企业蓬勃发展。 2009年销售额超过20亿元人民币的医药上市公司有14家,比2008年增加了3家,超过30亿的有10家,比2008年增加了1家,超过40亿的有6家,比2008年增加了5家。主营业务收入总额占20强的29.3%。有3家医药工业企业利润增长超过100%。 20强企业中有9家净资产收益率超过20%,3家超过50%。“2010年度最具投资价值医药上市公司10强”也同期公布,上榜公司主要依据行业专家、资深医药证券分析师、机构投资者、医药行业财经记者的推荐和投票。
   复星医药在最具竞争力医药上市公司20强和最具投资价值医药上市公司10强评选中均胜出,再次赢得双料奖。复星医药集团CFO、董秘程阳锋表示:“这两个奖项是对复星医药过往表现的肯定,公司将一如既往地保持健康稳健的发展,努力为员工、股东和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