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医药招商网

首页 > 医药资讯 > 详情

蜱是常见寄生虫 防治注重个人防护

日期:2010-09-17   来源:   阅读数:630

  卫生部寄生虫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预防医学会寄生虫病专业委员副理事长、中山大学余新炳教授介绍说,蜱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寄生虫,属于寄螨目、蜱总科。成虫在躯体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通称为硬蜱;无盾板者,通称为软蜱。目前全世界已发现的蜱约800余种。蜱的成虫寄生在动物体表,通过叮刺吸食宿主血液为生。其带来的危害有两方面,一是叮刺的直接危害;而较主要的是另一方面——蜱传疾病。


  直接危害


  余新炳介绍说,蜱在叮刺吸血时宿主多无痛感,但由于螯肢、口下板同时刺入宿主皮肤,可造成局部充血、水肿、急性炎症反应,还可引起继发性感染。有些硬蜱在叮刺吸血过程中分泌的唾液中有神经毒素,可导致宿主运动性纤维的传导障碍,引起上性肌肉麻痹现象,称为“蜱瘫痪”,可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蜱瘫痪多见于儿童,如能及时发现,将蜱除去,瘫痪症状即可消除。


  蜱传播疾病


  余新炳介绍说,蜱本身叮刺所造成的危害并不是其危害的重点,蜱的危害主要来源于其携带的多种细菌、病毒所带来的蜱传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种。


  森林脑炎  这是一种由森林脑炎病毒引起的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为森林区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可出现高热、剧烈头痛、恶心呕吐、乏力、全身酸痛、嗜睡、意识障碍等症状。我国主要的病媒蜱种为全沟硬蜱,病毒在蜱体内可长期保存,可经各变态期及经卵传至下一代或第三、四代,并可在蜱体内越冬。


  新疆出血热  这是一种蜱媒急性传染病,是荒漠牧场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可出现发热、头痛、出血、低血压休克等症状。基本病理表现为全身毛细血管扩张、充血,通透性及脆性增加。病原为一种蜱媒RNA病毒。疫区牧场的绵羊及塔里木兔为主要传染源,急性期病人也可传染。传播媒介主要为亚东璃眼蜱,病原体可在蜱体内保存数月,并经卵传递。


  蜱媒回归热  又称地方性回归热,是由钝缘蜱传播的自然疫源性螺旋体病,不规则间歇发热为其主要临床特征。动物传染源主要是鼠类,病人也可作为本病的传染源。


  莱姆病  我国于1985年夏在黑龙江海林县林区首次发现。表现为慢性炎症性多系统损害,还常伴有以及和神经系统损害。病原体是伯氏包柔螺旋体。它是一种由硬蜱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好发于春、夏季。我国主要媒介是全沟硬蜱,某些野生小型啮齿动物为贮存宿主。本病分布广泛,在五大洲20多个国家都有病例报告。我国已证实有20个省、市、自治区有本病出现。


  Q热  病原体为贝氏立克次体,本病临床特点为起病急骤,表现为畏寒发热,剧烈头痛和肌肉疼痛,可继发胸膜炎、肝炎、心肌炎、关节炎及震颤性麻痹等症。常在野生动物(啮齿类)与家畜之间传播流行,牛、羊为人体Q热的主要传染源。感染方式主要由呼吸道吸入传播,也可通过消化道及蜱的叮咬、粪便污染伤口而感染。病原体能在蜱体内长期存在,并经卵传递,如乳突钝缘蜱可贮存病原体2~10年。本病分布遍及世界各地,在我国已有十几个省、市、自治区证实有Q热存在。


  北亚蜱传立克次体病  又称西伯利亚蜱传斑疹伤寒。表现为弛张热或稽留热,叮刺部位红色斑丘疹,伴剧烈头痛、肌肉疼痛。病原体为西伯利亚立克次体。小啮齿动物为主要传染源,草原革蜱为其主要媒介,边缘革蜱也能传播。病原体可经卵传递,在蜱体内可存活2年。病原体可通过蜱的叮刺或蜱粪污染而感染。


  细菌性疾病  蜱能传播一些细菌性疾病,如鼠疫、布氏杆菌病、野兔  蜱虫热。蜱能长时间保存一些病原菌,并经卵传递。例如鼠疫杆菌在草原革蜱成虫体内可保存509天;兔热杆菌在拉合尔钝缘蜱体内可存活200~700天,故蜱在保存这些病的自然疫源中起一定作用。


  无形体病  蜱虫会传播一种“嗜吞噬细胞无形体(AP)”,它会使血小板、白细胞减少,医学界将这病称为“无形体病”。


  防治应注重个人防护


  余新炳指出,蜱属于常见寄生虫,尚无法彻底扑灭,最好的防治措施就是做好个人防护。


  防虫  由于蜱虫主要栖息在草地、树林中,因此外出游玩时最好在暴露的皮肤上喷涂驱蚊液,尽量避免在野外长时间坐卧。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穿紧口、浅色、光滑的长袖衣服。蜱虫常会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如曾到过蜱多见的地点,可在洗澡时注意检查。


  除虫  如果发现蜱虫附着在身体上,不能立即用镊子等工具将其除去,因为蜱虫体上可能含有传染性病原体,在受到刺激后,蜱虫会越发往体内钻,并加大剂量地释放蜱虫唾液。所以直接用工具将蜱虫摘除或是用手指将其捏碎的方法是非常不正确的。


  正确的方法是赶紧找到最近的正规医院,在叮咬处消毒后进行局部麻醉,麻醉起效后才可用镊子将蜱虫去除(注意蜱虫口器里的倒刺不能留在体内),之后观察治疗,在身体无特殊症状后再出院;若出院后身体不适应及时再次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