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医药招商网

首页 > 医药资讯 > 详情

CDE重磅发声!2021年药品注册审评报告,道出哪些问题?

日期:2022-06-05   来源:药智网   阅读数:319

哪“三座大山”?  

近日,CDE发布了《2021年度药品审评报告》,针对2021年药品注册审批做出分析。  

CDE重磅发声,道出了哪些成绩,指出了哪些问题?  

成绩:年均增速25%  

2021年,CDE受理注册申请总量11658件,是2017年的2.4倍。特别是需技术审评的注册申请,年均增速达到了25%。   

2021年受理的需技术审评的9231件注册申请中,化学药注册申请占据了绝对的大头,每年占据着总量的70%以上,反映出我国药品的研制仍以化学药为主。  

而增速最快的是生物药,年均增速达到了36%,生物药在奋起直追,但是底子相对薄弱,要实现化药、生物药平分天下,仍需要一段时间。  

中药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有所增长,但增速不愠不火。   

以注册申请类别统计,受理新药临床试验申请(简称IND)2412件,同比增长55.81%;新药上市许可申请(简称NDA)389件,同比增长20.43%;反映出我国药审改革成果显著,落实临床价值理念,加快创新药审评审批渐见成效,改变了我国药品研制“以仿为主”的局面,逐步过渡过“仿创结合”。  

同名同方药、仿制药、生物类似药上市许可申请(简称ANDA)1791件,ANDA在2021年迎来一波新的增长高峰,可能受审评速度和企业生存导向影响。  

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注册申请(简称一致性评价申请)908件,相比前两年,有所回落,反映出中国仿制药“补课”的主体工作基本完成。  

进一步分析NDA受理量的分类情况,可以发现,中药和生物药的NDA有明显的增长,而化学药新产品的上市速度一直保持较为平均的水平。  

相比于2015年,经过近5年的药审改革,审评审批效率显著提高,各类别注册申请按时限审结率超过90%。化学和生物药物的临床试验获批时间缩短超80%。  

2021年,CDE总的审结注册申请共12083件,其中批准或建议批准10059件。IND、NDA和一致性评价在过去的几年均呈现快速的增长。  

创新药的NDA被誉为医药研发的“圣杯”,中国创新药NDA从2017年的仅3件,到2021年增长到69件,增长超过20倍。  

批准的创新中药NDA中,以呼吸领域居多,特别是新冠肺炎治疗药物,清肺排毒颗粒、化湿败毒颗粒、宣肺败毒颗粒这“三方”品种充分发挥了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批准的创新化学药和生物制品NDA中,则抗肿瘤适应症一骑红尘。  

此外,罕见病药物、儿童用药、公共卫生用药也如雨后春笋般萌发,获批准数量分别为5、5、3件。  

问题:“三座大山”  

《2021年度药品审评报告》除了详尽地描述了我国注册审评审批的数量情况,更重要的是,从监管的角度指出了我国药品注册申请存在的主要问题。  

2021年,药品注册申请经技术审评后审评结论为不批准/建议不批准的注册申请542件,未能在规定时限内补充资料的情形超过六成。  

剩余的则主要是申报资料无法证明申请注册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或质量可控性等缺陷问题。  

进一步分析,问题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研发立项论证不充分,产品定位不清晰  

从不批准的产品分析中,发现主要包括药物研发的临床定位不清,适应症选择不合理;剂型或给药途径选择不合理;已有研究数据提示药效作用不明显,作用靶点和机制不清晰,成药性风险高;联合用药违背临床诊疗和用药原则,或缺乏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数据支持;已有的研究数据不支持已上市品种的改良开发;仿制药研发的参比制剂因安全有效性问题已撤市;补充申请变更事项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等。  

这些问题均是在早期开发过程中可以避免的。  

(2)安全性、有效性得不到充分支持  

这个是药物研发的常态,药品研发具有“三高一长”的特征,特别是创新药。  

但是早期的研发中,有些问题是可以提前预判和规避的。  

例如早期(IND阶段)研究结果提示毒性明显或者安全窗过于狭窄,难以进入临床开发或提示应用于临床可能综合获益非常有限。  

再如,已有同类或类似研究表明,临床应用获益和风险比值不合理,这些产品可以提前规避。  

(3)质量控制掉以轻心,合规性有待提高  

这个在仿制药和一致性评价工作中更为突出。  

我国提出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改变我国仿制药“安全无效”或“安全不那么有效”局面的决心是不会变的。  

这方面的问题包括:在药学研究存在严重缺陷,无法证明产品的质量可控性;样品稳定性研究结果、原料药起始物料选择等不符合仿制药上市技术要求;注册核查中发现研究数据存在真实性问题;注册核查抽样检验不合格等等。  

对近期注册申请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可以从中得到启示,并为参与药物研发、注册、监管的各方提供参考建议。  

(1)充分重视药物开发立题依据:高质量、临床价值和国际化是未来药政改革和药物研发的方向。  

(2)利用好沟通交流机制:除了在药物开发过程的各关键节点提出沟通交流申请,还可以加强在研发其他环节和审评审批过程中的沟通交流,消除信息不对等。  

(3)加强创新药物开发的前期基础研究:磨刀不误砍柴工,基础越扎实,越容易行稳致远,而且创新药研发费用投入是越往后开销越大,在科学性基础上,重视成药性证据链的完整性,能够降低后续的风险。  

(4)接轨国际: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相信中国的制药工业,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