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医药招商网

首页 > 医药资讯 > 详情

维生素D对人有多重要

日期:2018-09-18   来源:游老师   阅读数:1377

人们对维生素D(Vitamin D)的认识传统的医学理论多停留在它促进钙质吸收,主要用于治疗婴幼儿的佝偻病以及老年人的骨质疏松。但是最新的科学研究发现,维生素D其实是人体荷尔蒙的一种,能作用于所有人体受体组织,让机体发挥更强大的功能。目前尚无一种营养素、药物、荷尔蒙能像维生素D一样,对人体有如此多的重要作用。

1.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

研究者发现心血管疾病患者体内常常缺乏维生素D,因此在这类疾病上,维生素D可被视为预测疾病发生的独立因子(包括中风及心脏病)。研究中发现,女性体内维生素D浓度较高者能降低68% 的心脏病发作风险,而男性则能降低 44% 的风险。相反来说,假如体内维生素D浓度处于低浓度,则会提高42%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及64% 的中风发生率。

2.维生素D与癌症预防:

全球每年约有1千万名确诊癌症新病例,其中只有5–10%与遗传缺陷有关,而其余90–95%则源于环境及生活因素(吸烟、饮食(油炸食品、红肉)、饮酒、环境污染、感染、压力、肥胖和缺乏运动)虽然医学进步让癌症诊出率及治疗方法提升,但罹癌率还是居高不下,因此预防显得格外重要。

有研究证实血液中维生素D浓度小于20ng/ml,就属于维生素D缺乏,若维生素D大于40ng/ml就能减少67%的癌症罹患风险。较高的血液维生素D数值能降低癌症死亡率(达26%)与疾病恶化速度(达16%)。另外也观察到,维生素D受体基因变异也让癌症事件预后变差,证实两者之间有因果关系。

3.降低糖尿病发生风险:

二型糖尿病,又称为成人型糖尿病,是由于其发病年龄多在40岁后,主要因胰岛素缺乏或作用不佳所造成,虽然已发展出多种控制血糖的药物,但到后期仍须依赖胰岛素注射,因此预防显得格外重要。有文献分析指出,维生素D缺乏会提升年长者未来罹患糖尿病的风险(达17%),或许可视为评估疾病发生的重要因子。另有研究指出,二型糖尿病患者在补充维生素D后具有显着的降糖化血红蛋白的)效果。

4.降低感冒事件:

呼吸道感染主要是由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呼吸道(鼻子、喉咙和肺部)造成,由于具有易于传播及高发病率等特点,症状从较轻微的普通感冒、喉炎、咽炎扁桃体炎、急性鼻炎、急性鼻窦炎、急性中耳炎,到可能致命的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气管炎都可能出现。

有研究证实,补充维生素D后有助于降低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发生风险。发现有维生素D规律补充习惯者更是明显。

5.改善乳癌预后及死亡率:

乳癌是女性癌症中排行首位的侵袭性恶性肿瘤,主要风险因子包括:一级亲属遗传、乳腺组织密度、之前良性乳房活检结果、口服避孕药使用、生育年龄等。而维生素D缺乏与癌症间的关系早被多则研究证实,有实验指出,血液中维生素D浓度提高能提升约30%的总存活率。

6.缓解疲劳现象:

疲劳对忙碌的现代人而言,似乎早已司空见惯,但若放任不管,未彻底找出潜在原因,长期将导致各种身心亚健康的出现。一则双盲对照研究发现(为期一月,对200位健康情况良好,但缺乏维生素D患者维生素D< 20 ng/ml,相较于安慰剂,维生素D疗法能显着改善受试对象的疲劳评估量值。即疲劳的改善程度较大。而这些改变也与血液中的维生素D浓度上升有相互关系。

7.改善勃起障碍及男性荷尔蒙:

勃起功能障碍大约影响五分之一以上的男性人口,75岁以上的男性约有80%的发生率,最常见的原因便是由肥胖及心血管疾病所引发而在年长者男性人口中,睾固酮及维生素D浓度过低常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发生有显着相关(人群中有2/3维生素D浓度小于30 ng/ml)。

有研究指出维生素D水平小于30 ng/mL的中年男性,短期补充高剂量维生素D有助于改善睾固酮过低、勃起困难及代谢症候群症状(如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酸甘油酯和身体品质指数)。其背后机制与维生素D的改善血管内皮完整性、促进一氧化氮制造、舒张血管、雄激素受体结合有关。

8.有益大肠激躁症:

大肠激躁症属于一种肠道功能异常的疾病,主要特徵有腹痛、腹胀、腹泻、便秘及肠道蠕动失调。根据调查,此病的女性盛行率是男性的2倍,越是经济高度发展的国家,发生率越高,约达到总人口的10%。由于成因复杂(心理因素、肠道蠕动异常、肠道感染、发炎、免疫失调等),部分的临床用药常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因此许多替代疗法应运而生。一则研究指出,维生素D(50 000 IU,隔周服用)有助于改善大肠激躁症患者的症状。

9.降低精神分裂症发生率: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与认知、情感、思维等心智障碍相关的脑部疾病,患者常出现超乎现实的想法及行为,进而影响到人际关系、工作及自我照顾能力,由于好发于年轻族群,因此又称青少年思觉失调症。

研究指出,维生素D缺乏者有较高的精神分裂症发病率(背后机制可能与维他命D能调节肝脏脯氨酸酶降低脯氨酸浓度有关)。脯氨酸是一种神经调节物质,浓度过高与智商下降、认知受损及精神分裂症的复发率与住院期有正相关。一则女性的研究也发现,饮食中摄取较多的维生素D明显能降低 37% 的精神失调相关症状。

10.改善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在过去40年来几乎已成为一种流行病,而睡不着背后的原因可说是有千百种,至今尚无有效且无副作用的方法可根治。唯一发现的是,长期睡眠障碍会造成许多疾病,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忧郁、慢性疼痛等。

部分研究指出,睡眠障碍也可能与维生素D缺乏有关,而相关机制可能与维生素D能发挥荷尔蒙作用,并结合脑部受体,达到调节睡眠的效果,但仍待更多报告验证。有研究也发现,补充维生素D有改善慢性疼痛患者的睡眠效果。

11.降低住院患者死亡率:

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在生病之后才了解什么叫疾病,及病症的相关知识。而医院的照护虽然可救你一命,但平常没遇到紧急事件,是否要去医院,通常不容易决定,尤其年长者对于医院通常有既定印象,觉得进了医院,就很难出来了。

有研究发现,维生素D缺乏者有高达45%的死亡率(正常值者只有16% ),这显示出维生素 D 缺乏竟会提升3倍的急症住院患者总死亡率。尽管如此,仍有研究指出住院期间大剂量补充维他命D并无法带来立即保护效果,这说明要达到上述降低死亡率效果,必须是建立在连续的基础上,也就是平时就要维持体内维生素D的水平。

12.有益自体免疫病:

免疫系统是人体抵御外界有害分子最有效的武器,如因某些原因,造成免疫细胞无法分辨敌我时,便出现自己攻打自己的荒谬现象(即自体免疫)。

一直以来,维生素D因具有免疫调节的效果,因此在自体免疫疾病的发作与恶化扮演重要角色,包括第一型糖尿病、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症、牛皮癣、克隆氏症、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而流行病学观察也一再发现多种自体免疫疾病与维生素D浓度过低有关,而藉由额外补充能回复调节型T细胞数量至正常值,具有防止免疫系统过度反应的效果(自体免疫的最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