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医药招商网

首页 > 医药资讯 > 详情

医院改革不妨借鉴“企业医院模式”

日期:2010-09-10   来源:   阅读数:278

  最“公益性”


  最“实用性”


  新医改要想彻底解决“看病贵”,避免医院逐利和以药养医,实现医疗公益性最大化,以笔者来看,从“企业医院模式”中取经,或能有所帮助。


  最“公益性”


  “企业医院模式”是可以实现用最少的投入,获得“公益性”最大化的医疗模式;也是可以避免“以药养医”,实现“低收费”和药品“零差价”的模式;更是可以让医生在市场化的环境中摆脱商人的角色,成为不沾铜臭的“白求恩”的摇篮。


  “企业医院模式”的成功之处在于,将有限的资金,优先全额投入在“养医院和医生”这个服务主体中,将其变成企业中的“纯非营利性事业单位”,绝不允许医院靠赚钱营利来生存。


  “企业医院模式”并不复杂。一个国有大型企业在成立医院时,是根据职工和家属的数量,设定医院的数量规模和人数;对医院所有的生存经费、医护人员的工资等进行测算,由企业全额直补,从而确立了医院“非营利性”地位以及医生的“公仆”角色。此时医院的生存已完全得到保障,医生的工资待遇和医院收入多少没有关系,提供医疗服务只是他们的义务,医生没必要“通过看病赚钱”求生存。


  企业医院的药品收入也采取单独核算,控制和回收了药品15%的利润,药品对于医生来说只是一项流通的医疗工具。药品利润与医院收入无关,类似今天提倡的“零差价”,因此不会出现“以药养医”、“滥用药”等逐利现象。


  当然,“企业医院模式”也有其缺点:容易出现门难进、脸难看、效率低下、人浮于事、药品不全、看病排队的现象,也常会出现患者为了多用点药需走后门等现象,这是过去事业性服务单位的通病,但比起处理“看病贵和难”要简单得多。


  最“实用性”


  企业职工看病全额免费,家属看病半费,而企业实际负担的费用并不高——这该是医改所梦寐以求的,也该是今天中国百姓最奢望的医疗福利待遇吧。


  以20年前东北某矿务局的医院管理模式为例:设立一个总医院,下辖15个矿医院,拥有1500名医护人员,服务30多万职工和家属(相当于一个小县城人口)。


  企业医院杜绝了医院逐利源头,因此职工和家属看病只消耗药品批发价、仪器检查的成本费,“看个感冒几块钱”是很正常的事,企业实际所承担的资金数额也不大。


  养活16所医院和1500名医护的费用是多少?在20年前只需50多万元/月;即使按目前医护人员人均不足1600元工资奖金计算,也仅需要240万元/月,再加上所有医院运行经费按100万元/月计算,企业每月只需投入300万元就够了。这点养医办院钱却能使30多万职工及其家属看病免费或半费,对企业来说也非常划算。再回到现在,如果国家能以如此少的投入(社保加商业医保)获得如此广泛的医疗服务覆盖面,“看病难和贵”的问题也就不是难以解决的问题了。


  当然,学习借鉴“企业医院模式”并不是要回到过去,对于“企业医院模式”中“大锅饭”的弊病要坚决加以杜绝,学习其经验的目的在于找到“少花钱多惠民”的新模式,消除医疗逐利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