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医药招商网

首页 > 医药资讯 > 详情

不同年龄段人群如何做好心理调节

日期:2011-11-08   来源:   阅读数:743

    一、青少年的心理养生
    人在12岁至18岁之间,被称为青少年,这段时期也被称为青春期。青春发育期是生长发育的高峰期。机体精气充实,气血调和。随着生理方面的迅速发育,心理行为也出现了许多变化。他们充满了幻想,追求异性,逆反心理强,感情易激动,缺乏自制力,看问题偏激,有时不能明辨是非,开始逐渐产生个体独立化。这时,家长老师要多关注与他们沟通,积极诱导,帮助他们理解生理变化改善因变化而带来的好奇、困惑、羞涩、焦虑、紧张的心理。适应社会的能力,并尊重他们的意见与独立性。青少年要加强思想意识的锻炼和修养,养成坚强稳定、直爽开朗的个性,切忌恃智好胜,恃强好斗。从而有利于社交活动,促进人事关系的和谐,有益于身心健康。
    二、中年人的心理养生
    中年是生命的转折点,身体机能由盛始衰。家庭、社会等生活压力和现实生活中的诸多矛盾,易使他们的思想情绪容易陷人抑郁、焦虑、紧张的状态。长此以往,必然耗伤精气,损害心神,早衰多病。现代研究表明,人类在30岁以后,大约每增加一岁,功能减退1%。那么,中年人该如何来进行心理养生呢?重点在于调整神经系统功能,防止早衰。首先要合理用脑.不强求名利.精神要豁达乐观,使自己从紧张的思虑当中解脱出来.适当参加文体活动,缓释压力。
     三、老年人的心理养生
    人在60岁以后就步人老年期,这时人在生理上表现为脏腑气血精神等生理机能的自然衰退,机体的稳定性降低。老年人社会角色与社会地位的改变,带来心理上的变化,产生不良情绪,如孤独垂再、优郁多疑、烦躁易怒等,如果碰上不良环境和刺激因素则容易易诱发多种疾病。老年心理养生如果能注意这些特点,就有益于祛病延年。《遵生八笺·延年却病笺》强调:老年人要“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就是说,老年人要明理智,存敬戒,生活知足无嗜欲,做到人老心不老,退休不怠惰,发挥余热,热爱生活。若能培养乐观主义精神,便能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